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家族伦理的困境与救赎

发布时间:2021-11-01 11:23
  托尼·莫里森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非裔女性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文坛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唯一黑人女性。在作品中,莫里森坚持自己的非裔美国人身份,并以这一身份及视角细腻地描写美国黑人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的屈辱生活。她的作品写作风格简洁,故事情节生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因素,并始终以黑人及其精神的表现与历史宿命为主题,把黑人在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生活的艰辛与无助描述得淋漓尽致。在莫里森的创作生涯中,家庭伦理问题一直是她关注和探索的焦点之一,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也不例外。该小说是一部透视美国白色文化霸权对非裔美国人人性扭曲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布里德洛夫和杰拉丁两家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陷入疏离的夫妻之爱、缺失的父母之爱等伦理困境中,无法承担家庭伦理身份的责任,导致最后的悲剧。虽然《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悲剧小说,但它仍然传递着希望;莫里森通过小说的叙述者克劳蒂亚的健康长大给深处伦理困境的黑人家庭提供了一条救赎之路。本文运用文学伦理批评及后殖民主义批评等相关理论,分析《最蓝的眼睛》中布里德洛夫和杰拉丁两家的婚姻伦理和代际伦理困境,认为两个家庭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白人主流文化使非裔美国人逐渐丧失了...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Toni Morrison and The Bluest Eye
    1.2 Literary review
    1.3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1.4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2 Ethical Dilemma in The Bluest Eye
    2.1 Abnormal marital ethics
    2.2 Lack and distortion of fatherhood
    2.3 Malformation of motherhood
        2.3.1 Deviation of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2.3.2 Indifference of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3 Ethical Redemption in The Bluest Eye
    3.1 Mutual support in marriage
    3.2 Duty of motherhood
        3.2.1 Concern and care for children
        3.2.2 Cultural transmission to the offspring
    3.3 Responsibility of fatherhood
    3.4 Harmony between sisters
4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若干关键术语的辨析——聂珍钊教授访谈录[J]. 王晓惠.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2]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社会伦理和伦理选择[J]. 刘笑飞,吴静静,马蕾蕾.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8)
[3]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家庭伦理缺失和伦理诉求[J]. 马福华,王启伟.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3(03)
[4]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2011(06)
[5]论《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J]. 程婷立,章少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6]《最蓝的眼睛》中电影对波莉的双重影响[J]. 李霞.  长城. 2010(08)
[7]断层的叙事时间之于断裂的人生——解读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时间叙事策略[J]. 曾志江,刘明景.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8]黑格尔家庭伦理思想探析[J]. 文敏.  思想战线. 2009(01)
[9]黑色的呐喊:《最蓝的眼睛》的伦理批评分析[J]. 靳振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姐妹情谊[J]. 胡俊.  当代外国文学. 2007(03)



本文编号:3470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470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