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韩国汉诗中的“白战”
发布时间:2021-11-26 04:18
欧阳修在聚星堂宴饮会客,与客赋诗,摒弃常用、陈旧、熟悉的语言来描摹雪,首创"白战"体诗;苏轼对其创作规则进行阐释并身体力行的创作,将"白战"体诗创作发扬光大。随着苏轼诗歌盛传海东,韩国诗人已广泛接受以"白战"咏物的方式。在他们眼里,白战是行酒的律令,也是赋诗的规则,更是诗人之间逞才使气的一种方式。"白战"一词运用范围亦随之扩大,他们将"白战"视为"诗战"的同义语,忽略了"白战"中"白"的含义,而着眼于"战",代指竞技性强的作诗方式,包括次韵诗、分韵诗、联句诗、科举考试赋诗等。"白战"这一诗学术语在韩国的演变轨迹展现了韩国文人对苏轼这一文学典范的推崇以及古代中韩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陌生化咏雪:“白战”溯源
二、“白战” 献诗:作为酒令与诗规的号令
三、从“白战”到诗战:竞技作诗的演绎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轼与韩国汉诗风的转换与诗学价值选择[J]. 崔雄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2]白战体与禁体物语[J]. 周裕锴. 古典文学知识. 2010(03)
本文编号:3519381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陌生化咏雪:“白战”溯源
二、“白战” 献诗:作为酒令与诗规的号令
三、从“白战”到诗战:竞技作诗的演绎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轼与韩国汉诗风的转换与诗学价值选择[J]. 崔雄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2]白战体与禁体物语[J]. 周裕锴. 古典文学知识. 2010(03)
本文编号:3519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51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