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茨的《掘墓人的女儿》中丽贝卡的身份困境
发布时间:2022-02-10 19:11
近年来,身份问题颇受人文学科的青睐。身份研究的本质是探讨统治与从属、中心与边缘、强势与弱势之间的冲突。本文选取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创作的《掘墓人的女儿》,运用身份研究的相关理论,探讨主人公丽贝卡在文化身份、性别身份和社会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困境。首先,论文研究了主人公丽贝卡面对文化身份的挣扎和困惑。在这里,文化身份是不断变化和建构的身份。丽贝卡想尽办法应对文化身份危机,但是无论她采取何种策略,她仍然饱受精神疏离和内心困惑的痛苦。其次,论文讨论了丽贝卡的性别身份问题。性别身份并非由生物学上的特征界定,而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产物。面对男性权威的压迫,丽贝卡不断地挣扎和反抗。通过对她生活经历的描绘,欧茨展现了丽贝卡迫于当时美国社会的压力,遵从于父权社会所界定的女性特质。最后,本文分析了小说所体现的社会身份问题。通过描绘家庭背景、贫富状况和社会阶层,把丽贝卡的边缘和底层社会身份全方位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为弱势群体,丽贝卡经历了心理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挣扎和困扰。通过丽贝卡的经历,欧茨暗示了社会阶级流动的困难甚至其不可能性。在《掘墓人的女儿》这部小说中,欧茨准确地再现了处于身份危机中的主人公的挣扎、困惑和...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Joyce Carol Oates and The Gravedigger's Daughter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Theoretical Framework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Hiding the Weakness: The Dilemma of Cultural Identity
2.1 Hiding the Ignorance
2.2 Hiding the Loneliness
2.3 Hiding the Particularity
Chapter Three Fleeing the Patriarchy: The Dilemma of Gender Identity
3.1 Escaping from the Alienated Father
3.2 Escaping from the Violent Ex-Husband
3.3 Escaping from Conventional Values of Femininity
Chapter Four Struggling for Freedom: The Dilemma of Social Identity
4.1 Striving in the Gravedigger's Hovel
4.2 Struggling for the Class Affiliation
4.3 Stepping into the Middle Clas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掘墓人的女儿》中大屠杀记忆的三重面相[J]. 张岚. 名作欣赏. 2017(06)
[2]欧茨《他们》之荒诞性特征探析[J]. 王孝伟,齐登红.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7)
[3]囚徒·玩偶·自我——评《掘墓人的女儿》中伦理身份的演变[J]. 朱莉.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2)
[4]欧茨《奇境》中的女性话语权力建构[J]. 萨日娜,刘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5]国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研究评述[J]. 王弋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6]与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的亲密接触[J]. 单雪梅.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1)
[7]备受歧视的犹太女性——《掘墓人的女儿》主人公丽贝卡身份解读[J]. 乔松.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0)
[8]暴力与浪漫的变奏曲——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暴力情节的空间解析[J]. 王弋璇.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2(02)
[9]此情可待成追忆——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发表新作《孀居日记》[J]. 肖旭. 外国文学动态. 2011(06)
[10]欧茨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贡献[J]. 关晶,胡铁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7)
博士论文
[1]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D]. 王静.苏州大学 2014
[2]对他者之爱[D]. 许晶.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3]暴力与冲突[D]. 王弋璇.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施瓦特一家的生存困境与身份认同[D]. 王泓俨.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
[2]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掘墓人的女儿》中的文化身份解读[D]. 郭秀荣.新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19374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Joyce Carol Oates and The Gravedigger's Daughter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Theoretical Framework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Hiding the Weakness: The Dilemma of Cultural Identity
2.1 Hiding the Ignorance
2.2 Hiding the Loneliness
2.3 Hiding the Particularity
Chapter Three Fleeing the Patriarchy: The Dilemma of Gender Identity
3.1 Escaping from the Alienated Father
3.2 Escaping from the Violent Ex-Husband
3.3 Escaping from Conventional Values of Femininity
Chapter Four Struggling for Freedom: The Dilemma of Social Identity
4.1 Striving in the Gravedigger's Hovel
4.2 Struggling for the Class Affiliation
4.3 Stepping into the Middle Clas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掘墓人的女儿》中大屠杀记忆的三重面相[J]. 张岚. 名作欣赏. 2017(06)
[2]欧茨《他们》之荒诞性特征探析[J]. 王孝伟,齐登红.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7)
[3]囚徒·玩偶·自我——评《掘墓人的女儿》中伦理身份的演变[J]. 朱莉.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2)
[4]欧茨《奇境》中的女性话语权力建构[J]. 萨日娜,刘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5]国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研究评述[J]. 王弋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6]与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的亲密接触[J]. 单雪梅.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1)
[7]备受歧视的犹太女性——《掘墓人的女儿》主人公丽贝卡身份解读[J]. 乔松.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0)
[8]暴力与浪漫的变奏曲——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暴力情节的空间解析[J]. 王弋璇.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2(02)
[9]此情可待成追忆——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发表新作《孀居日记》[J]. 肖旭. 外国文学动态. 2011(06)
[10]欧茨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贡献[J]. 关晶,胡铁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7)
博士论文
[1]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D]. 王静.苏州大学 2014
[2]对他者之爱[D]. 许晶.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3]暴力与冲突[D]. 王弋璇.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施瓦特一家的生存困境与身份认同[D]. 王泓俨.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
[2]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掘墓人的女儿》中的文化身份解读[D]. 郭秀荣.新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19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61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