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戏剧人物论
发布时间:2022-07-09 17:41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批评家和戏剧家,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荣获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主张作家应该在剧中积极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思考,达到教诲的目的。作为戏剧大师,萧伯纳在戏剧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是,学术界对萧伯纳笔下的人物形象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萧伯纳笔下的人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阅读戏剧文本及相关文献,力图从多角度去分析萧伯纳笔下的人物形象。除绪论与结语外,全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两性的角度入手,通过探究不同类型的男女关系,分析萧伯纳在戏剧中塑造的男性与女性有哪些特点。第一种是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康蒂妲》中的康蒂妲和莫瑞尔;第二种是“生命力”主导下的男性与女性,这在萧伯纳的戏剧中十分常见,如《人与超人》中的安和坦纳、《匹克梅梁》中的伊莉莎和希金斯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爱而无果的男性与女性,如《布拉斯宾德上尉的转变》中的布拉斯宾德与西西莉夫人相互吸引却为了摆脱彼此因为感情产生的变化而分手。第二章主要对萧伯纳三个时期的戏剧创作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做一个综合的评价和研究。根据...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萧伯纳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两性关系
第一节 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与女性
第二节 “生命力”主导下的男性与女性
一、社会生活方面
二、情感婚姻方面
第三节 爱而无果的男性与女性
第二章 萧伯纳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戏剧主题
第一节 资本家与道德主题
一、资产阶级的崛起
二、“绅士理念”与“福音主义”
第二节 神职人员与宗教主题
一、神职人员形象
二、基于创造进化的萧式宗教
第三节 领袖人物与政治主题
一、《苹果车》中的政治困境
二、《真相毕露》中的自我回溯
三、《触礁》中的精英独裁
第三章 萧伯纳戏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第一节 矛盾冲突与人物塑造
第二节 人物语言与形象塑造
第三节 戏剧情节与人物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萧伯纳戏剧叙事中的伦理传统[J]. 刘茂生. 外国文学研究. 2018(03)
[2]萧伯纳戏剧中的政治与伦理诉求——以《巴巴拉少校》为例[J]. 刘茂生,刘建福.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8)
[3]萧伯纳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契合——以《伤心之家》和《真相毕露》为例[J]. 谢江南.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5(01)
[4]论萧伯纳戏剧对易卜生的继承与超越[J]. 谢江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5]萧伯纳文学创作的社会关注[J]. 张明爱. 外语研究. 2013(06)
[6]萧伯纳后期政治剧现实性与现代性的融合[J]. 杜鹃.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萧伯纳历史剧艺术探析[J]. 杜鹃. 戏剧艺术. 2012(05)
[8]尚待发掘的“萧伯纳式”戏剧艺术——国内萧伯纳接受史论[J]. 杜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04)
[9]彰显现代性的“萧伯纳式”寓言——解析《伤心之家》[J]. 杜鹃. 名作欣赏. 2010(30)
[10]萧伯纳的矛盾性[J]. 张明爱.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硕士论文
[1]论麦克尤恩小说的两性关系书写[D]. 李元俏.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2]论劳伦斯的和谐两性观[D]. 赵倩男.陕西理工大学 2017
[3]论萧伯纳戏剧风格的创新[D]. 杨鑫.福建师范大学 2017
[4]萧伯纳社会问题剧中的女性人物分析[D]. 李迎亚.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论萧伯纳戏剧创作的“创造进化论”思想[D]. 李婧怡.山东师范大学 2009
[6]论萧伯纳戏剧创作的基督教渊源[D]. 王莹.河南大学 2005
[7]对20世纪中国萧伯纳研究的反思与批判[D]. 刘涛.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57545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萧伯纳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两性关系
第一节 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与女性
第二节 “生命力”主导下的男性与女性
一、社会生活方面
二、情感婚姻方面
第三节 爱而无果的男性与女性
第二章 萧伯纳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戏剧主题
第一节 资本家与道德主题
一、资产阶级的崛起
二、“绅士理念”与“福音主义”
第二节 神职人员与宗教主题
一、神职人员形象
二、基于创造进化的萧式宗教
第三节 领袖人物与政治主题
一、《苹果车》中的政治困境
二、《真相毕露》中的自我回溯
三、《触礁》中的精英独裁
第三章 萧伯纳戏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第一节 矛盾冲突与人物塑造
第二节 人物语言与形象塑造
第三节 戏剧情节与人物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萧伯纳戏剧叙事中的伦理传统[J]. 刘茂生. 外国文学研究. 2018(03)
[2]萧伯纳戏剧中的政治与伦理诉求——以《巴巴拉少校》为例[J]. 刘茂生,刘建福.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8)
[3]萧伯纳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契合——以《伤心之家》和《真相毕露》为例[J]. 谢江南.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5(01)
[4]论萧伯纳戏剧对易卜生的继承与超越[J]. 谢江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5]萧伯纳文学创作的社会关注[J]. 张明爱. 外语研究. 2013(06)
[6]萧伯纳后期政治剧现实性与现代性的融合[J]. 杜鹃.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萧伯纳历史剧艺术探析[J]. 杜鹃. 戏剧艺术. 2012(05)
[8]尚待发掘的“萧伯纳式”戏剧艺术——国内萧伯纳接受史论[J]. 杜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04)
[9]彰显现代性的“萧伯纳式”寓言——解析《伤心之家》[J]. 杜鹃. 名作欣赏. 2010(30)
[10]萧伯纳的矛盾性[J]. 张明爱.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硕士论文
[1]论麦克尤恩小说的两性关系书写[D]. 李元俏.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2]论劳伦斯的和谐两性观[D]. 赵倩男.陕西理工大学 2017
[3]论萧伯纳戏剧风格的创新[D]. 杨鑫.福建师范大学 2017
[4]萧伯纳社会问题剧中的女性人物分析[D]. 李迎亚.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论萧伯纳戏剧创作的“创造进化论”思想[D]. 李婧怡.山东师范大学 2009
[6]论萧伯纳戏剧创作的基督教渊源[D]. 王莹.河南大学 2005
[7]对20世纪中国萧伯纳研究的反思与批判[D]. 刘涛.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57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65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