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与巴黎情结研究 ——以《欢乐之家》《国家风俗》《纯真年代》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29 12:30
《欢乐之家》《国家风俗》《纯真年代》作为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小说,跨越了伊迪丝·华顿的不同创作时期,侧重描绘美国社会大变革背景下老纽约个体觉醒挣扎的生存状态,集中表现了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情结与巴黎情结,昭显着新旧文化的冲突。本文尝试从心理学及文化视角对伊迪丝·华顿强烈情感(即情结)影响下的老纽约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伊迪丝·华顿的创作源泉。绪论部分,对论文中的关键词“情结”以及“老纽约小说”进行解释界定。正文部分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侧重梳理伊迪丝·华顿的情结:华顿心中怀着老纽约情结,所以老纽约故事才会源源不断地从她笔下倾泻而出。对冒险的期待,对改变生活的期待,对自由的期待,这些期待聚集成华顿心中的巴黎情结。老纽约情结与巴黎情结处于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之中,对比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个人的自我挣扎和心理矛盾,而且可以深入体会美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震荡中的基本走势。第二章集中研究伊迪丝·华顿的情结在“老纽约小说”中的体现。以丽莉·巴特为例,展示伊迪丝·华顿在巴黎情结视角下对老纽约文化的审视方式,考察其所设想的以精神王国对抗物质财富的道路。以厄丁·斯普拉格为例,叙述厄丁如一个侵略者般颠覆...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键词解析
一、情结
二、老纽约小说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伊迪丝·华顿的情结
第一节 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情结
一、故乡老纽约:风土人情
二、如花美眷:衣香鬓影
三、似水流年:老纽约社交
第二节 伊迪丝·华顿的巴黎情结
一、浪漫自由:漫游巴黎
二、闲情逸致:呼朋唤友
三、岁月静好:自由安稳
第三节 伊迪丝·华顿的情结冲突与融合
一、老纽约社会变迁与淘汰
二、古老礼仪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 情结在“老纽约小说”中的体现
第一节 在眷恋中挣扎
一、离经叛道与传统习俗
二、物质金钱与精神共和国
三、适者生存的尝试
第二节 在欲望中沉沦
一、新国家风俗
二、欲望与道德
第三节 在逃离中游移
一、天真与成熟
二、人性与礼教
第四节 在抗争中妥协
一、人格面具下真实自己
二、生命之花的意义
第三章 情结书写的艺术特色与接受
第一节 情结书写之美
一、真实美
二、精致美
三、悲剧美
四、怀旧美
第二节 市场与读者对情结书写的接受
一、大众市场的情结品味
二、读者的思考与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的追寻与挣扎——从詹姆斯“自我”理论角度解读《纯真年代》[J]. 刘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2]《国家风俗》中厄丁·斯普拉格的非传统性解读[J]. 张月桂.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01)
[3]旅行叙事与美国19世纪文学的叙事本体——以19世纪美国文学典型作品为例[J]. 田俊武.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2)
[4]时尚之物:论伊迪斯·华顿的美国“国家风俗”[J]. 程心. 外国文学评论. 2015(04)
[5]浅议伊迪斯·华顿作品的怀旧情结[J]. 苏冰.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02)
[6]十九至二十世纪美国上流社会和下层民众间时尚风俗差异对比研究——基于华顿作品[J]. 朱亚梅,张亚红. 才智. 2014(31)
[7]《纯真年代》中伊迪丝·华顿的矛盾心态的分析[J]. 李敏. 青年文学家. 2014(20)
[8]基于评价理论的《纯真年代》中埃伦的话语分析与人物形象建构[J]. 陈艳芳. 名作欣赏. 2013(33)
[9]莉莉之死与“精神共和国”——伊迪丝·华顿关于伦理悲剧的尝试[J]. 孙薇. 国外文学. 2012(04)
[10]“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J]. 杜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硕士论文
[1]伊迪斯·华顿小说中的文学自然主义观念研究[D]. 任春艳.苏州大学 2010
[2]从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看她对纽约的文化审视[D]. 姜锐.吉林大学 2008
[3]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宗教内涵[D]. 武雁飞.黑龙江大学 2007
[4]隐藏在《纯真年代》矛盾下的伊迪斯·沃顿的哲学前提[D]. 周勤娟.四川大学 2006
[5]永远的百合花[D]. 张晓青.江西师范大学 2006
[6]怀旧:迷醉与回归[D]. 郭守运.华南师范大学 2004
[7]重评伊迪丝·华顿[D]. 沈宏.黑龙江大学 2004
[8]“老纽约”社会中的新女性[D]. 黄薇.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66472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键词解析
一、情结
二、老纽约小说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伊迪丝·华顿的情结
第一节 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情结
一、故乡老纽约:风土人情
二、如花美眷:衣香鬓影
三、似水流年:老纽约社交
第二节 伊迪丝·华顿的巴黎情结
一、浪漫自由:漫游巴黎
二、闲情逸致:呼朋唤友
三、岁月静好:自由安稳
第三节 伊迪丝·华顿的情结冲突与融合
一、老纽约社会变迁与淘汰
二、古老礼仪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 情结在“老纽约小说”中的体现
第一节 在眷恋中挣扎
一、离经叛道与传统习俗
二、物质金钱与精神共和国
三、适者生存的尝试
第二节 在欲望中沉沦
一、新国家风俗
二、欲望与道德
第三节 在逃离中游移
一、天真与成熟
二、人性与礼教
第四节 在抗争中妥协
一、人格面具下真实自己
二、生命之花的意义
第三章 情结书写的艺术特色与接受
第一节 情结书写之美
一、真实美
二、精致美
三、悲剧美
四、怀旧美
第二节 市场与读者对情结书写的接受
一、大众市场的情结品味
二、读者的思考与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的追寻与挣扎——从詹姆斯“自我”理论角度解读《纯真年代》[J]. 刘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2]《国家风俗》中厄丁·斯普拉格的非传统性解读[J]. 张月桂.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01)
[3]旅行叙事与美国19世纪文学的叙事本体——以19世纪美国文学典型作品为例[J]. 田俊武.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2)
[4]时尚之物:论伊迪斯·华顿的美国“国家风俗”[J]. 程心. 外国文学评论. 2015(04)
[5]浅议伊迪斯·华顿作品的怀旧情结[J]. 苏冰.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02)
[6]十九至二十世纪美国上流社会和下层民众间时尚风俗差异对比研究——基于华顿作品[J]. 朱亚梅,张亚红. 才智. 2014(31)
[7]《纯真年代》中伊迪丝·华顿的矛盾心态的分析[J]. 李敏. 青年文学家. 2014(20)
[8]基于评价理论的《纯真年代》中埃伦的话语分析与人物形象建构[J]. 陈艳芳. 名作欣赏. 2013(33)
[9]莉莉之死与“精神共和国”——伊迪丝·华顿关于伦理悲剧的尝试[J]. 孙薇. 国外文学. 2012(04)
[10]“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J]. 杜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硕士论文
[1]伊迪斯·华顿小说中的文学自然主义观念研究[D]. 任春艳.苏州大学 2010
[2]从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看她对纽约的文化审视[D]. 姜锐.吉林大学 2008
[3]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宗教内涵[D]. 武雁飞.黑龙江大学 2007
[4]隐藏在《纯真年代》矛盾下的伊迪斯·沃顿的哲学前提[D]. 周勤娟.四川大学 2006
[5]永远的百合花[D]. 张晓青.江西师范大学 2006
[6]怀旧:迷醉与回归[D]. 郭守运.华南师范大学 2004
[7]重评伊迪丝·华顿[D]. 沈宏.黑龙江大学 2004
[8]“老纽约”社会中的新女性[D]. 黄薇.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66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66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