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河西边塞诗史论
本文关键词:唐代河西边塞诗史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代河西地理位置独特,战略地位重要。河西边塞诗独具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等都曾亲历河西边塞,创作了大量的河西边塞诗歌,抒写了他们对唐代河西边塞自然地理环境和河西边战、边患等问题的认知。初盛唐河西边塞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语言质朴遒劲,格调雄浑高昂,境界雄奇阔大,抒发保疆卫土的爱国责任感。中晚唐时期,河西逐步沦陷吐蕃,河西边塞诗歌充溢着悲愤情感。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河西学院河西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河西 边塞诗 初盛唐 中晚唐 地域
【基金】:2014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4YB101)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0引言河西,地处黄河以西、甘肃西部。河西地势险要,南北两山夹峙,南边为绵延纵横千余里的祁连山,北部有合黎山、马鬃山、龙首等山。中间走廊东西纵横一千八百多里,平坦易行。在祁连山雪水滋养下,河西处处绿洲,宜耕宜牧。河西走廊东连关陇,西通西域,地理位置独特,战略地位十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再阳;;盛唐边塞诗人的心态与边塞诗的创作[J];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02期
2 刘畅;壮士怀远略 志存解世纷——由李白边塞诗看其对战争的态度变化[J];南都学坛;2001年02期
3 敬晓庆;清代边塞诗的时代特征及其个案论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赵晓红;边塞诗词浅论[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陈健;试论中唐边塞诗在唐宋边塞诗风演变中的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王永宏,魏永生;李益边塞诗的主流情绪[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张晓明;;20世纪边塞诗研究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刘中顼;重新认识新边塞诗的意义[J];理论与创作;2005年01期
9 佘正松;;边塞诗研究中若干问题刍议[J];文学遗产;2006年04期
10 罗海燕;;元代边塞诗略论[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学;2005年
2 郭小转;多元文化背景中元代边塞诗的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阎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红军;唐宋边塞诗词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秋格;新边塞诗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关永利;唐前边塞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小妹;中唐边塞诗简论[D];安徽大学;2005年
5 邹晓霞;南北朝边塞诗的审美形成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于海峰;南北朝边塞诗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毛咏雪;李白边塞诗论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李晓凯;清代内蒙古边塞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柴欢;新疆“新边塞诗”研究(1978-1989)[D];宁夏大学;2016年
10 贾雪彦;魏晋南北朝边塞诗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唐代河西边塞诗史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9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