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对英国浪漫主义的借鉴与“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以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实践为例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诗对英国浪漫主义的借鉴与“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以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实践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新诗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影响颇深。其中,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实践借鉴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哲理之思、苏格兰民谣、效法自然、奇幻想象、感觉之美等,颇具代表性。朱湘秉承"中外古今"理念,妙用中国汉字独特形声特点,化用中国古典诗歌与神话典故,并辅以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借鉴,最终铸就具有"文化的国家主义"风格的中国新诗。朱湘对英国浪漫主义借鉴、融合及其独立诗风形成的个案,可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加以研究体察,揭示出以朱湘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保持自身的民族性与文化独立性,以此抵抗过度的西化与欧化。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新诗 英国浪漫主义 文化的国家主义 朱湘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对国家身份的表达与建构研究(1800-1820)”(编号14BWW059) 东北师范大学重点培育项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史”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朱湘被柳无忌赞为“诗人的诗人”(柳无忌1),被徐志摩誉为“大将兼先行”(徐志摩1),尤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1)。三位文学巨匠给予的高度评价彰显诗人卓越的诗才造诣,肯定其在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也点明其与英国浪漫主义的渊源。朱湘对中国新诗做出重要贡献,这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念生;;忆诗人朱湘[J];新文学史料;1982年03期
2 赵景深;;朱湘传略[J];新文学史料;1982年03期
3 夏明钊;;朱湘叙论[J];绥化师专学报;1989年02期
4 徐可;朱湘的洒脱与不洒脱[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6期
5 杨泉良;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试论朱湘的诗[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5年03期
6 王小彦;朱湘在清华前后[J];新文学史料;1998年02期
7 郭传梅;废园中的死亡之旅——论朱湘的诗[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陆汉军;论朱湘的诗作[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张邦卫;“平静的诗”与“焦燥的人”——从创作主体结构的视角来探讨朱湘“诗”与“人”的悖逆及超越[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张邦卫;论朱湘的文化身份——纪念朱湘逝世70周年、诞辰100周年[J];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族文;关于朱湘研究中的几个疑点问题[N];安徽经济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赵剑波 杜琳;朱湘桂:名牌企业应有更高更远的生存目标[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3 宫立;诗人朱湘佚简一封[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陈文传;太湖举行纪念朱湘诞辰百年座谈会[N];安徽经济报;2004年
5 王振奋;朱湘传略[N];安徽经济报;2004年
6 刘敏慧;朱湘与开明书店的一段往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郑杨;没有了爱情,灵魂将无处安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士心 庆忠;发包方以包代管 承包方惟利是图[N];检察日报;2002年
9 士心 庆忠;无证开采再酿人间惨剧[N];工人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树楠;“纯粹的诗人”——朱湘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晋苗;论朱湘的诗及其诗学理论[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3 胡爱军;朱湘对中国新诗形式建设的探索[D];上海大学;2013年
4 晏昱;诗的救赎与救赎的诗[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玉明;“泰岳松间的白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田娟;美与死之歌[D];中南大学;2007年
7 刘鲁兴;绝望与救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狄文忠;朱湘诗歌的审美世界[D];延边大学;2009年
9 任培璞;朱湘诗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章琴;超越与救赎[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诗对英国浪漫主义的借鉴与“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以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实践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3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