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与媚俗化——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世俗化与媚俗化——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现代通俗小说通过抒写世俗的内容、体现世俗的价值、反映世俗的精神体现出题材的世俗化特征。现代通俗小说从产生起就是与文化市场密不可分的商品文学,即迎合一般大众的趣味和价值观念,创作态度是媚俗的,作品存在形式也呈现出媚俗化特征。文学所具有的崇高的悲剧精神、启蒙精神以及自我超越的反思精神都消失在感官的消遣娱乐中。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世俗化 媚俗化 存在形式 消遣娱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751022)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是以市民大众为精神主体、以大众的娱乐和消遣为创作目标的商品文学。黄永林研究20世纪20年代通俗文化兴起时提出这样的观点:“在通俗文学中,以认同世俗,向世俗靠拢为最高和惟一目标,从世俗理性出发,他们把日常生活作为独立的写作领域,关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泉馨;;流行音乐:社会演唱的媚俗化与高校教学的文化引领使命研究[J];神州;2013年13期
2 江建文;文艺评论应克服随意性和媚俗化倾向[J];南方文坛;1996年01期
3 陈金刚;刘文良;;当前影视批评的媚俗化倾向[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曾鹰;;不为名利媚俗化,甘当学术守护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2期
5 仲呈祥;;警惕文艺媚俗化、功利化倾向[J];艺术教育;2010年04期
6 赖大仁;;文艺“三俗”背后的观念误区[J];创作评谭;2010年06期
7 谢亚平,张冀青;电视·文学·需求[J];当代电视;2000年S7期
8 李明秋;;文化救赎与心灵皈依[J];江淮法治;2012年02期
9 孙苏;;经典的可能性[J];文艺评论;2009年05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组召集人 仲呈祥;警惕文艺媚俗化功利化倾向[N];文汇报;2010年
2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 张德生;“新闻民工”现象引发的思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立群;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潇潇;论新闻媚俗化[D];武汉大学;2005年
2 闫翠萍;试析我国大众媒体新闻传播的媚俗化倾向[D];广西大学;2006年
3 邹可;艺术的倾斜[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世俗化与媚俗化——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0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