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介环境下“负面解读”的不良社会心态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2-23 13:02

  本文关键词:新媒介环境下“负面解读”的不良社会心态及对策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舆论生态 负面解读 不良社会心态 媒介素养


【摘要】:随着新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负面解读"盛行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舆论生态的显著特征,它在反映公众借助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更有效实现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意愿的同时,也折射出了社会公信力不足背景下若干社会不良心态蔓延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与消极效应。诚然,"负面解读"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阶段大量社会负面舆情和负面解读的演化发展过程来看,"不信任""不合作"和"不负责"等不良社会心态最为典型。同时,新媒介环境依然处于快速发展与持续变化的过程之中,眼下需要结合互联网治理和公众舆论引导,密切关注并持续梳理"负面解读"的发展逻辑及其与公众心态之间的互动演化效果,而这显然也是需要结合不同的领域、层次和视角,来予以综合分析并进行有效治理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作者单位】: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收入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的影响研究”(14BJL039) 2017年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新媒体环境下‘负面解读’治理与政府公信力建设对策研究”(17KYHZ090)
【分类号】:C912.6;G206
【正文快照】: 新媒介环境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介的发展,而其所具备的承载海量信息与公众即时互动两大特征,显然是以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为典型代表的传统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根据近年来国内舆情热点的形成与传播情况来看,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0年05期

2 龙宣萍;论研究社会心态问题的意义与方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胡红生;试论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1期

4 李静,何云峰,冯显诚;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刘燕;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主要趋势及调适目标[J];求索;2004年06期

6 刘霁雯;当前我国农民的社会心态初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毕宏音;;网络语言与网民社会心态的折射[J];社科纵横;2007年03期

8 胡红生;;重视培育构建和谐社会心态[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2期

9 ;2006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节选)[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1期

10 马广海;;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简析[J];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红;;论社会心态的转向与个人价值理念[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荣昌;;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问题与路径[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范明岩;刘迪;;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疏导与调节的心理策略[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4 杨增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社会心态培育[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5 宋璐;李朝旭;;揭开“秘密”的面纱—从“秘密”网站探寻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心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于福洋;李朝旭;李颖;;当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互联网折射——来自抗震祈福留言的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杨增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社会心态培育[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8 ;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刘阳;李朝旭;;“震时老师先逃跑引争议”—探究互联网折射的民间心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有发;当前中国社会心态演变的趋向[N];北京日报;2010年

2 姜飞云;时代呼唤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N];山西日报;2011年

3 刘武俊;多看看社会心态这块“晴雨表”[N];光明日报;2011年

4 李伦;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N];贵阳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学博;有效引导和调节社会心态[N];人民日报;2011年

6 刘武俊;关注社会心态就是关注社会的心理健康[N];学习时报;2011年

7 唐伟;治理“潜规则”先矫正社会心态[N];中国社会报;2011年

8 韩学政;小区“咆哮体”揭示的社会心态[N];中国社会报;2011年

9 孙树平;如何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江迪;社会心态如何平衡[N];人民政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红生;社会心态论[D];武汉大学;2004年

2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欣欣;和谐社会构建中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于婉涓;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洁;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态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4 刘茜;社会心态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杨大伟;转型时期社会公众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培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宋重军;我国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及其纾解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卫歆;当代中国的社会心态问题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徐杰;主观阶层对社会心态的影响[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9 范晶晶;社会心态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雷引弟;社会心态的认同功能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23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23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