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论中负面情绪化表达的框架效应——基于在线新闻跟帖评论的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7 04:27
本文关键词:公共舆论中负面情绪化表达的框架效应——基于在线新闻跟帖评论的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 出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负面情绪 框架理论 群体极化 沉默的螺旋 情感唤醒
【摘要】:通过对网易新闻5周时间内7700篇新闻及其产生的3007969条跟帖评论进行的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发现:在线新闻评论中的负面情绪化表达较为普遍,负面情绪化表达更多来自较少发表新闻评论的人员;正面叙述框架和感知叙述框架对负面情绪化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但负面叙述框架和认知叙述框架能够显著影响负面情绪化表达;新闻评论不具有正负集团化分布特征,但强势意见能够明显得到更多支持。研究表明对马库斯的情感智商理论在中国网络表达语境下依然适用;框架效应理论在负面情绪化表达方面是有适用性;网络情感唤醒机制下群体极化现象不一定出现,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
[Abstract]:The computer - aided content analysis of 7700 news and the generated 3007969 follow - up comments in the 5 - week period reveals that the neg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online news comment is more common , and the neg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eg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 but the negative narrative framework and the cognitive narrative framework can obviously influenc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 but the negative narrative framework and the cognitive narrative framework can obviously influenc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G210.7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人类情感异常复杂,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尽管对情感表达和解释具有文化差异,但有些情感具有普遍性,通常被称为基本情感,研究者普遍认同高兴、恐惧、愤怒、悲伤是人类基本的情感。[1]迪尔凯姆(Durkheim)认为,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完全是由理念和情感组成的,[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利;翟小功;;情绪化司法与法律理性的思考——“药家鑫案”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曹丽;崔中连;;去“情绪化”与媒体的社会责任[J];青年记者;2012年36期
3 张静;赵玲;;论网络舆论理性化与情绪化的博弈[J];现代情报;2013年06期
4 董立人;;当情绪舆论遭遇政务微博[J];人民论坛;2012年06期
5 陈旭钦;经济报道情绪化特征辨析[J];中国记者;1999年12期
6 刘文杰;;政府在网络围观中的信息义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7 ;[J];;年期
,本文编号:1390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9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