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媒体中,豫剧文化的传播借助了不同媒体的传播形式,传统电视媒体中的相关豫剧类节目,包括竞技类、欣赏类,传统广播媒体中的纯音频欣赏类节目,以及传统报纸媒体中的相关事件报道与宣传。传统的传播方式存在传播渠道有限,传播资源有限等诸多弊端,特别是传统电视和广播媒体中,受众对于内容接受受到线性传播的制约。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线性制约被打破,并且因为新媒体自身独特优势,对促进文化传播具有很强的优势。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强、信息数字化以及对时空限制的突破,都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第一章对豫剧文化在传统媒体中的节目类型、播出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以豫剧文化代表王(素君)派作为研究例证对所得出结论进行印证。不难看出,在资源有限、传播渠道单一、传播内容受局限性大等诸多弊端制约下,豫剧文化在传统媒体中的传播非常受限,河南电视台的经典戏曲类节目《梨园春》,曾是河南电视台的王牌节目,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播放量点击量等都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与其他真人秀类节目相对比,劣势明显。第二章分析了新媒体对豫剧文化传播的优势,指出新媒体在交互性、时空限制突破及传播信息数字化等特点。豫剧文化借助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并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特色文化内涵,将大大提升传播效果。但是,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在新媒体时代,豫剧文化传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诸多同类型的文化类节目或其他综艺节目对资源的竞争加剧,同时泛娱乐化时代对文化类节目的冲击加强,以及传统的豫剧文化类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存在着节目类型和形式创新等诸多方面不足。本文在分析了在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中豫剧文化传播的现状及面对的问题之后,在第三章对豫剧文化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探究。豫剧文化的传播要立足于传播者、传播途径、受众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与拓展。作为传播者,传统豫剧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应当做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主题,并不断创作新剧目。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多元化传播路径,并结合豫剧文化的自身特色,不断拓展豫剧文化传播的途径。同时,豫剧文化传播要巩固好原有受众,并不断吸引新受众,增加自身的受众基础。新媒体视域下,传统媒体节目在与新媒体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容形式等的良好结合,而不仅仅是将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复制到新媒体传播载体中,做到对于新媒体传播特性、优势特点等的良好利用,创新节目形式、增强与受众的交流、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增加节目趣味性。只有这样,豫剧文化才能冲破自身与传统电视媒体时代的限制,在新媒体时代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促进自身长足发展。
【图文】:
②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被引频次4次

③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被引频次2次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825;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新媒体运用研究——以徐州梆子戏传承保护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2 张亚利;;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的唱腔艺术研究[J];音乐时空;2015年18期
3 刘宇新;;让新媒体助推戏曲传播[J];人文天下;2015年18期
4 肖康亮;;浅析民间戏曲艺术的数字化虚拟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6期
5 周法栋;;论动画形式对昆曲传播的推动作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5年16期
6 王亚东;;移步换景:论新媒体语境下当代戏曲观演关系的发展[J];戏曲艺术;2015年03期
7 邵振奇;;数字化浪潮下戏曲受众的阅读变化及戏曲传播的创新[J];中州学刊;2015年08期
8 吴迪;汪沛;;皮影艺术新媒体传播途径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5年07期
9 陆蓓;;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戏曲艺术传承与保护[J];戏剧之家;2015年14期
10 丁永祥;徐璐;;学一点、偷一点、悟一点——豫剧名家王素君艺术经验谈[J];东方艺术;2015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惠梦;;“传播是最好的传承”[N];中国财经报;2017年
2 袁慧琴;;以新媒体手段对外传播戏曲国粹[N];中国艺术报;2015年
3 李颖;;传统戏曲“恋上”新媒体[N];中国文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萍遥;电视戏曲综艺及栏目的传播策略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2 梅s,
本文编号:2590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9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