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两会”新闻网络直播的沉浸式体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7:50
【摘要】:2017年“两会”报道广泛采用了网络直播的模式,开创了媒体“两会”报道的新篇章。在“两会”新闻网络直播中,媒体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使用户置身于多元的信息环境中从而获得浸入式思考与感受,体会全方位的新闻现场带入感,凸显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两会”新闻网络直播的沉浸式体验是互联网环境下新闻语态改变、新闻业内竞争加剧、用户视觉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挑战了传统媒体“不在场”的用户体验,构建了以“在场感”为中心的沉浸式体验机制。首先,通过VR等媒介技术塑造强烈的视听沉浸,强化了“两会”新闻的空间环境。其次,全景呈现“两会”现场,强调直播内容的个性化表达,吸引用户的主动配合与参与。最后,建立起记者与用户的对话互动机制,借助网络直播将“即时联系”转向“实时沟通”。在社会效用方面,“两会”新闻网络直播的沉浸式体验发挥了提升用户地位、突破媒体宣传范式、延伸政治社会化功能等多重效用。用户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向主动选择直播内容,权利主体的地位得以彰显;新闻现场的立体呈现打通了“两会”报道的前台与后台,改变了传统时政报道的范式;沉浸式体验以浸入式方式传播“两会”理念与宗旨,实现政治话语框架与民众话语框架的逐步融合,提升用户的“两会”认知水平。然而,“两会”沉浸式体验也临着诸多问题。娱乐因素消释了“两会”议题的严肃性;用户的低门槛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媒体“两会”报道的权威。因此,新闻媒体需要提升其在“两会”沉浸式直播中的把关能力。以“公共性”为原则,选择具有社会价值的“两会”议题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建立完整的“两会”新闻网络直播链条,实现用户体验与新闻专业标准的有效对接,引领“两会”新闻舆论的发展方向。
【图文】:

央视,两会,新闻,画面


图2-1央视直播与光明网VR直播画面对比逡逑在2017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频道《新闻直播间》和光明网《VR两会直逡逑播》都进行了直播报道,两者由于采用的媒介技术不同,形成的效果也具有较大逡逑差异。以2017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直播为例,在大逡逑会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的直播画面如下文:逡逑新闻发言人位于画面中心,正面面向受众,画面景深较小,背景单一。而光明网逡逑《VR两会直播》直播画面则是:以远景拍摄主席台,依稀看见主席台上的官员。逡逑采用360度全景拍摄,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或触屏滑动能够看见处金色大厅的陈列逡逑摆设、忙碌的工作人员、在场记者工作状态等,所有场景犹如真正出现在眼前。逡逑通过以上两种媒体对“两会”的直播比较可以看出,电视画面是二维的,但逡逑是运用VR技术直播画面却是立体的。用户带上VR设备后,这种立体感更加强化,逡逑犹如置身于“两会”现场。“在场感”是“两会”新闻网络直播语态改变中最显逡逑

主播,沉浸式,虚拟网,场景


逦vr擺邋@d逦突财逡逑图2-1央视直播与光明网VR直播画面对比逡逑在2017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频道《新闻直播间》和光明网《VR两会直逡逑播》都进行了直播报道,两者由于采用的媒介技术不同,,形成的效果也具有较大逡逑差异。以2017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直播为例,在大逡逑会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的直播画面如下文:逡逑新闻发言人位于画面中心,正面面向受众,画面景深较小,背景单一。而光明网逡逑《VR两会直播》直播画面则是:以远景拍摄主席台,依稀看见主席台上的官员。逡逑采用360度全景拍摄,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或触屏滑动能够看见处金色大厅的陈列逡逑摆设、忙碌的工作人员、在场记者工作状态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1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祥敏;关伟娜;;时政报道中的信息可视化产品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的个案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2 吕升高;;《人民日报》微传播人格化语态分析[J];青年记者;2015年17期

3 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5年05期

4 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年03期

5 邵培仁;张梦晗;;全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现实特征与基本转向[J];探索与争鸣;2015年02期

6 俞哲e

本文编号:2701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01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