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阈下电视朗读类节目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22;B83-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绪论)
一 当前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
(一)从“文”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向
(二)电视节目类型垂直细分发展趋向
二 电视朗读类节目发展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发展脉络及研究成果
三 接受美学理论关键概念解读
1 潜在的读者
2 召唤结构
3 视域融合
4 读者的期待视界
第一章 机遇与挑战:电视朗读类节目的多重接受语境
第一节 观众参与方式的转变
一 观众参与方式日渐多元
二 观众审美素养不断提升
第二节 电视节目市场的转向
一 文本内容的转变:从娱乐至死回归内容为王
二 致效机制的转变:从诉诸“快”视觉走向诉诸“慢”情感
第三节“文化强国”战略影响下的电视节目转向
一 建立“文化自信”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目标
二 “文化自觉”成为媒体从业人员的创作驱动
第二章 摸索与创新:影像文本与“潜在的读者”的心理契合
第一节 故事母题贴近观众
一 家国乡土
二 血脉情缘
三 生死别离
第二节 传奇人物对观众询唤的契合
一 明星“去星化”的窥私满足
二 素人“传奇化”的魅力展现
第三节 以怀旧赋新的诠释方法赢得观众
一 多模块内容联袂满足观众收视习惯
二 传统符号+影像承载的传播方式满足观众欣赏需求
第三章 留白与悬念:设置“召唤结构”的接受艺术
第一节 典型文本召唤观众视域融合
一 典型文学文本的空白召唤
二 文本与影像的互文召唤“视域融合”
第二节 以情感张力召唤观众
一 朗读者的音声扬抑召唤
二 节目背景音乐的停顿召唤
三 主持人个人魅力对观众的召唤
第三节 多维影像符号对观众的视觉召唤
一 画面构图留白的召唤
二 空间构造留白的召唤
第四节 互动方式的召唤
一 以“约会”意识召唤观众
二 以悬念设置话题召唤观众
第四章 回归和创新:对观众“期待视界”的满足和超越
第一节 以朗读为仪式满足观众身份期待
一 朗读---平等身份的仪式建构
二 朗读者—榜样身份的仪式传达
三 朗读亭---集体身份的仪式认同
第二节 以文学为载体满足观众情感期待
一 与文本对话的心灵交流——满足观众求真的情感期待
二 个人心灵品格的润化——满足观众育善的情感期待
三 文学浸润的美育滋养——满足观众乐美的情感期待
第三节 以文化为底蕴满足观众文化期待
一 满足观众文化差异性的期待
二 满足观众提高文化认同的期待
结语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玲倩;叶雅君;陆雅晴;;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以《夏洛的网》的三个译本为例[J];文教资料;2017年08期
2 田慧凯;;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看对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J];青春岁月;2016年21期
3 韩莉;;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以Blowin in The Wind为例[J];校园英语;2016年35期
4 任为新;;接受美学和“心里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7年03期
5 高梦鸽;;论接受美学在《达·芬奇密码》中的体现[J];青年文学家;2017年23期
6 刘晓静;;浅析韩剧风靡的原因[J];青年文学家;2017年24期
7 胡原;;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张谷若先生1984年《德伯家的苔丝》定译本中的注释原则及效果[J];北方文学;2017年18期
8 胡赟;;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论语》翻译研究[J];报刊荟萃;2017年04期
9 陈玲军;;接受美学视角下《不可儿戏》译本对比分析[J];校园英语;2017年25期
10 寇静;杨婵;;《呼啸山庄》的接受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2 白宪娟;明代《庄子》接受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接受美学视阈下电视朗读类节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琛睿;接受美学视角下《洗澡》英译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3 曹梦兰;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译[D];苏州大学;2017年
4 李依依;儿童文学味汉英笔译报告:《细米》(节选)拟声词和句末语气词的翻译难点和对策[D];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
5 吕敏;《所有人的朋友》汉译项目报告[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6 杨丽;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代小说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伟敬;由“理想读者”而“消费者”:消费时代读者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8年
8 纪朝锋;影视剧中“空白”艺术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9 张强;读者接受观念下的文学类图书策划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10 宋晓芸;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土家族民歌[D];湖北民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75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7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