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基于事件链的网络舆情知识库模型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08:46
   我国正面临转型,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动,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而且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与民众交流方式。所以如果发生重大事件,网民便会迅速知晓,进而产生社会舆情的现象,无形中为政府施加了舆论压力,进而使社会安定受到威胁。因此对于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政府应对舆情缺乏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决策缺乏全面的舆情信息和参考知识支持。除此以外,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形式多样、变化快、内容复杂,舆情研究领域缺乏有效的方法管理并组织舆情知识,构建网络舆情知识库显得尤为需要。本文在梳理了网络舆情、知识库与事件链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设计并构建了网络舆情知识库基本模型。在分析知识库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舆情知识库模型,包括资源层、应用层、服务层。并围绕网络舆情事件设计了网络舆情知识库总体框架,建立了围绕网络舆情事件库,次生、衍生网络舆情事件库、网络舆情事件链库、网络舆情信息库、网络舆情主题库、发布主题库、参考资源库协同六个子知识库。(2)构建了网络舆情事件链构建方法。首先采集网络舆情文本,并对文本中的事件进行抽取识别,其次计算事件与事件在同主题的文本集中的共现概率,最后根据共现概率分析事件间的关系并构建事件链。(3)分析了基于事件链的网络舆情知识库的应用场景。分别分析了在应急决策和舆情监控场景下,知识库的决策和知识支持,并同时用案例“暴雨事件”进行说明。本文构建的基于事件链网络舆情知识库不仅能够为舆情工作者提供有效的舆情知识支持,还能为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提供必要的预测,为作出正确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对于网络舆情监测、舆情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206
【部分图文】:

舆情,知识库模型,相关要求,层次结构


本文在分析了网络舆情知识库应用对象及其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库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舆情事件对象要素属性关联特点,构建了基于事件链的网络??舆情知识库模型。如图3.1所示。模型可以划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资源层、应用层??和服务层。??19??

舆情,事件库,间接关系,知识库结构


?一????图3.1网络舆情知识库模型层次结构??按照相关要求,在本文中,网络舆情知识库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处理舆情事件。??因此,本文的舆情知识库一共包括了七个子库,分别是次生、衍生网络舆情事件库、??网络舆情事件链库、网络舆情信息库、网络舆情主题库、发布主题库、参考资源库,??历史网络舆情事件是知识库的主体,这个七个子库是辅助。七个子库共同构成网络??舆情知识库这个有机整体,其中历史网络舆情事件库是核心组成部分,而其他六类??库则是围绕其展开,各个库存在着相互参照和引用的关系。具体的网络舆情知识库??如3.2网络舆情知识库所示。??21??

事件链,示例,事件


:当/<?<?0时(/为判断偶发关系的阈值),事件&事件A发生时,事件勺偶尔发生。其中〇</<占<炉<〇。炉、于既往的已有的案例文本并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获不断增加,事件与事件的共现率会不断变化,事件与事件件链??率判断事件关系是呈现事件与事件两两之间的关系,当事通过两两事件之间共同的事件构建事件链,事件与事件的描述,链条的方向由共现概率判断事件间的关系所确定,在突发事件暴雨发生之后,相应的会发生山洪、泥石流、交事件,在既往的文本案例中通过共现分析计算,分别获得洪、暴雨一交通瘫瘦、暴雨一电力中断的共现概率,并通获得阈值,判定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铁;郑雪芳;周姣;;秦皇岛网络舆情监测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年08期

2 陈栋栋;;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有效策略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14期

3 沈阳;吴荆棘;;基于复杂因子的网络舆情推演研究[J];情报学报;2013年12期

4 李璟;;网络舆情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7期

5 史枚翎;;地方政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年22期

6 唐立婷;;关于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15期

7 刘碧玉;;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机制——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的分析[J];现代盐化工;2019年03期

8 潘文;;政府网络舆情处置: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年03期

9 张莘苑;;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路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年07期

10 葛士新;;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能力提升的三重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诗悦;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高唯;基于链路相似的虚拟空间与对应交易空间融合度研究分析[D];上海大学;2018年

3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高俊峰;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及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万源;基于语义统计分析的网络舆情挖掘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蕾;网络舆情信息与现实交易行为的映射关系研究与应用[D];上海大学;2016年

9 于淼;社交网络舆情传播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10 刘泉;基于个体社会属性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秋萍;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年

2 牛翔军;自媒体环境下乌兰察布市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李佳楠;政务公开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杜琛;5G背景下大数据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影响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9年

5 马玉洁;山东省沂源县政府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6 李秀娟;基于MCA模型的社会网络舆情传播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7 徐国锋;负面涉军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8 吴斌;防城港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9 刘干;突发事件中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年

10 陈存龙;我国突发事件舆情导控问题与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5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85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