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
发布时间:2020-11-16 09:03
叙事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与生存方式之一。广义的叙事几乎伴随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但是,传统的叙事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的,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网络等电子大众传媒在西方社会的相继兴盛,图像叙事开始渗透到政治、教育、文化、文学与日常娱乐的各个方面,这使得我们进入到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由此,图像叙事正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主要表达方式。 图像的生产和传播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政治局势、科技发展、商业运作、艺术创造、文化承传和美学生发等诸多方面,并带动视觉文化越来越多地广泛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文艺学乃至传播学等多种领域,因此,文化的“视觉转向”现象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的焦点问题,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对图像叙事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并发表了重要的观点。但是,面对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复杂的图像信息,学界普遍缺乏一种系统和恒定的理论体系去把握,相反往往感觉到分析和阐释能力的下降甚或消失。这种现象本身就彰明了把握一个研究领域的机遇与必要。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多种理论维度来审视丰富的图像叙事现象,以大众传播的具体流程为
【学位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206
【部分图文】:
在画面中央的自由女神,以一种古典女神形象出现,她和激愤的现代人一起构成了对法国民众的召唤。不过,战争在照相机的镜头下,得到更多展示的是罪恶。图2是越南战地记者黄功吾拍摄于1972年的作品,题名为“火从天降”,该作品于1973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照片中间哭泣着奔跑的小女孩,衣服己经被美军投掷的汽油弹烧光,处于极度痛苦和恐惧中,然而,在画面的后方,走在一群哭泣的越南孩子身后的美国士兵,却显现出一种从容和冷静的态势。图2照相机以客观的叙述,记录了一场过去的战争中的一瞬,但是这一瞬,己经是某种意义上的全部。同样是一瞬,图3,1994年南非记者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
作为反映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的典型形象,它曾经强烈地触动了人们对另外一个生存境地的认识。图1触动人们的,不仅仅有贫穷。战争画面,也是人类控诉、展示人类残暴本性和战争罪恶,表现人的无助与悲惨境地并召唤自由与解放的主要方式。欧仁。德拉克罗瓦作于1830年法国大革命翌日的《自由指引人民》,几乎成为政治宜言。在画面中央的自由女神,以一种古典女神形象出现,她和激愤的现代人一起构成了对法国民众的召唤。不过,战争在照相机的镜头下,得到更多展示的是罪恶。图2是越南战地记者黄功吾拍摄于1972年的作品,题名为“火从天降”,该作品于1973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照片中间哭泣着奔跑的小女孩,衣服己经被美军投掷的汽油弹烧光,处于极度痛苦和恐惧中,然而,在画面的后方,走在一群哭泣的越南孩子身后的美国士兵,却显现出一种从容和冷静的态势。图2照相机以客观的叙述,记录了一场过去的战争中的一瞬,但是这一瞬,己经是某种意义上的全部。同样是一瞬,图3,1994年南非记者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对世界的震动更大。这幅照片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饥饿的
孩子身后等待美餐的秃鹜,荒芜的土地,这些含有强烈对比色彩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图3比起照相机来说,电影对世界的展示,更为全面、深广,巴为电影具有长度,它的信息容量比一幅单幅照片显然更大,可以反映的内容更多。另外,摄影机随机位的不同而变换摄影地点,因而可以做到始终追随视线,这样就可以展示动态画面,从而可以展现和把握全局。另外,电影的补拍或多次拍摄同一画面,还可以放大细节,表现人的眼睛固定视角可能遗漏或忽视的地方。此外,蒙太奇的运用也加强了对画面的联想和想象的情感逻辑,因而也就加强了图像叙事的力量。电视的表达力量的方式更为丰富,因为除了具有电影摄像机的以上特点以外,同时,电视的直播还可以借助信号的速度和频率,实现同时对世界各地无数观众的瞬间直达。这样就使画面的力量迅速被传播出去,造成更大的效应。不仅如此,当代电视节目制作的系列化,允许对同一事件的深度报道和系列采访的形式,这使当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体育赛事(尤其是奥运赛事的集中报道)的解说和现场点评、到美伊战争的现场直播和军事点评、奥斯卡电影颁奖……都可能使用嘉宾访谈、现场评论的形式,这种做法尤其扩大了其叙述效果。以当地发生的美伊战争中的几个经典画面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叙事的力量。首先是萨达姆被美军擒获的电视画面(应该指出,这个画面的可信度目前还存有争议)。萨达姆蓬乱的头发、恍惚的眼神、听任美国人摆布的服从举动(甚至允许他们撬开他的口,以便于向电视观众展示他的牙齿)、狭窄的藏身之地,这些画面构成了一个美国电视上的萨达姆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5910
【学位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206
【部分图文】:
在画面中央的自由女神,以一种古典女神形象出现,她和激愤的现代人一起构成了对法国民众的召唤。不过,战争在照相机的镜头下,得到更多展示的是罪恶。图2是越南战地记者黄功吾拍摄于1972年的作品,题名为“火从天降”,该作品于1973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照片中间哭泣着奔跑的小女孩,衣服己经被美军投掷的汽油弹烧光,处于极度痛苦和恐惧中,然而,在画面的后方,走在一群哭泣的越南孩子身后的美国士兵,却显现出一种从容和冷静的态势。图2照相机以客观的叙述,记录了一场过去的战争中的一瞬,但是这一瞬,己经是某种意义上的全部。同样是一瞬,图3,1994年南非记者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
作为反映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的典型形象,它曾经强烈地触动了人们对另外一个生存境地的认识。图1触动人们的,不仅仅有贫穷。战争画面,也是人类控诉、展示人类残暴本性和战争罪恶,表现人的无助与悲惨境地并召唤自由与解放的主要方式。欧仁。德拉克罗瓦作于1830年法国大革命翌日的《自由指引人民》,几乎成为政治宜言。在画面中央的自由女神,以一种古典女神形象出现,她和激愤的现代人一起构成了对法国民众的召唤。不过,战争在照相机的镜头下,得到更多展示的是罪恶。图2是越南战地记者黄功吾拍摄于1972年的作品,题名为“火从天降”,该作品于1973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照片中间哭泣着奔跑的小女孩,衣服己经被美军投掷的汽油弹烧光,处于极度痛苦和恐惧中,然而,在画面的后方,走在一群哭泣的越南孩子身后的美国士兵,却显现出一种从容和冷静的态势。图2照相机以客观的叙述,记录了一场过去的战争中的一瞬,但是这一瞬,己经是某种意义上的全部。同样是一瞬,图3,1994年南非记者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对世界的震动更大。这幅照片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饥饿的
孩子身后等待美餐的秃鹜,荒芜的土地,这些含有强烈对比色彩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图3比起照相机来说,电影对世界的展示,更为全面、深广,巴为电影具有长度,它的信息容量比一幅单幅照片显然更大,可以反映的内容更多。另外,摄影机随机位的不同而变换摄影地点,因而可以做到始终追随视线,这样就可以展示动态画面,从而可以展现和把握全局。另外,电影的补拍或多次拍摄同一画面,还可以放大细节,表现人的眼睛固定视角可能遗漏或忽视的地方。此外,蒙太奇的运用也加强了对画面的联想和想象的情感逻辑,因而也就加强了图像叙事的力量。电视的表达力量的方式更为丰富,因为除了具有电影摄像机的以上特点以外,同时,电视的直播还可以借助信号的速度和频率,实现同时对世界各地无数观众的瞬间直达。这样就使画面的力量迅速被传播出去,造成更大的效应。不仅如此,当代电视节目制作的系列化,允许对同一事件的深度报道和系列采访的形式,这使当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体育赛事(尤其是奥运赛事的集中报道)的解说和现场点评、到美伊战争的现场直播和军事点评、奥斯卡电影颁奖……都可能使用嘉宾访谈、现场评论的形式,这种做法尤其扩大了其叙述效果。以当地发生的美伊战争中的几个经典画面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叙事的力量。首先是萨达姆被美军擒获的电视画面(应该指出,这个画面的可信度目前还存有争议)。萨达姆蓬乱的头发、恍惚的眼神、听任美国人摆布的服从举动(甚至允许他们撬开他的口,以便于向电视观众展示他的牙齿)、狭窄的藏身之地,这些画面构成了一个美国电视上的萨达姆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费文明;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井;绘画表达方法之当代影像绘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郑曦;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动画创作转向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高彤彤;商业网站图片对女性形象呈现的伦理问题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5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8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