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大众文化批判视角下我国偶像养成类节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01:53
  自2015年以降,偶像养成类节目火爆荧屏。它在商业化的操作下,借助电视和网络媒体平台,以视觉性、消费性的特点而受到大众的欢迎。由于节目的大量复制,加之其内容的低俗化倾向,故而引来多方的审视、质疑和批评。本文从大众文化的批判性视角对偶像养成类节目进行理论观照,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对其进行分析和考察:第一章是偶像养成类节目概述,首先讨论并界定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定义,它是一种以“造星”为目的,通过对素人进行声乐、形体、表演等全方位的阶段性密集训练,以练习生制度为节目模式,进行选拔、培养全能偶像团体,并纪录、展示其成长过程的全新节目类型。在对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脉络进行历史考察中发现,它经历了传统选秀十年、诞生与探索期、快速发展期这三个阶段。第二章分别从文化载体、文化源流、社会文化语境和文化影响等方面解析了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缘起与逻辑,偶像养成类节目是一种大众文化的现实载体,它缘起于日韩的偶像工业,并得益于社会文化语境对养成系偶像的外貌和养成模式质量的认同,在网络与消费文化的商业逻辑下进行偶像生产。第三章从大众文化的快感指向性、互文性和视觉性三个属性方面对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大众文化表征进行了论述,在快...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众文化批判视角下我国偶像养成类节目研究


《偶像练习生》标语

文本,粉丝,偶像,名称


里所说的互文性包括了狭义和广义上的互文作用,狭义上的互文指的是文互文,广义上指的是文本与非文本间的互文特征,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互文性像养成类节目作为一个当下备受欢迎的电视文本或视觉文本,源于它巧妙引用”“仿作”“衍生”等互文手法,一方面将若干前文本融入到自身当当下社会语境,让受众在获得娱乐快感的同时,使节目获得认可;另一方若干后文本,对原文本进行补充和扩展,使受众在享受节目之余,可以满”“意犹未尽”的需求,达到节目的长久效应和持续影响力。“引用”他文本造势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互文手法,因为任何一个文本的形成都与前文本有一多少少也都会受到他文本的影响。换句话说,空前绝后的独立性、排他性不存在的[37]。“文本是若干文本的陈列和替换”,在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文本的生产都是引用自其他文本的陈述相互交融、糅合而来”[38]。

练习生,偶像,演播厅


图 3-3 《偶像练习生》演播厅 图 3-4《Produce 101》演播厅图 3-5 《偶像练习生》舞台 图 3-6《Produce 101》舞台可以看出,作为后者的《偶像练习生》视前者的《Produce 101》为典范,浓墨重彩的仿作互文之下,不禁让受众将两者进行比较,从而使后者的话题度和热度进一步升温,达到借势的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剪辑运用分析——以《青春有你2》为例[J]. 郭映月,丛红艳.  西部广播电视. 2020(09)



本文编号:3100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00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c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