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信使用中的社会临场感与个体社会资本 ——以南京地区大学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6 03:49
  作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移动通信工具,微信在建立用户关系网络方面似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度微信用户的平均好友数为194人,根据人类学的经典理论——“邓巴数字”理论,人类精力范围内能够拥有稳定社交关系的好友数上限为150人。微信不断创新技术与模式,降低交流成本,使沟通更便捷,正在挑战传统理论,为用户拓展交际圈提供更多可能。那么,微信到底是在浪费用户的时间还是带来更多的帮助?能否给人们提供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其对个体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如何?基于这样的疑问,笔者尝试研究微信使用行为对用户个体社会资本建构作用。同时将社会临场感纳入研究之中,探讨沉浸于微信之中而产生临场感对社会资本的增进是否有促进作用,社会临场感在微信使用行为和个体社会资本之间是否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微信使用行为与个体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将使用行为分为使用强度、依赖程度、使用偏好三个维度,使用偏好又细分为信息功能、社交功能、娱乐功能三个方面,将社会临场感分为意识社会临场感、情感社会临场感、认知社会临场感三个维度...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信使用中的社会临场感与个体社会资本 ——以南京地区大学生为例


初始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路径系数,假设检验,人际交往


图 4.2 修正结构模型4.3.3 假设检验根据模型的路径系数值以及 P 值来判断本研究的假设检验是否成立。根据表4.10,本研究中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均大于0,其中情感社会临场和人际交往、

示意图,中介变量,检验程序,示意图


中介变量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线上自我展示与社会资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J]. 郭羽.  新闻大学. 2016(04)
[2]“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周懿瑾,魏佳纯.  新闻大学. 2016(01)
[3]经由社交媒体的人际传播研究述评——以EBSCO传播学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为样本[J]. 胡春阳.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11)
[4]微信使用对企业青年职工社会资本的影响[J]. 吴文汐,王卿.  新闻知识. 2015(11)
[5]中国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沉迷现状:亲和动机、印象管理与社会资本[J]. 黄含韵.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10)
[6]微信朋友圈伪抽样效应对大学生线下社会资本的影响[J]. 张瓅尹,涂秋萍.  新闻知识. 2015(08)
[7]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社会临场感和心流体验的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 代宝,刘业政.  现代情报. 2015(03)
[8]B2C网络购物中在线互动及临场感与消费者信任研究[J]. 赵宏霞,王新海,周宝刚.  管理评论. 2015(02)
[9]社交媒体的使用效果:社会资本的视角[J]. 赵曙光.  国际新闻界. 2014(07)
[10]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J]. 韩晓宁,王军,张晗.  国际新闻界. 2014(04)

博士论文
[1]B2C网店社会临场感与粘性倾向的关系研究[D]. 吕洪兵.大连理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微信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构建的影响[D]. 武思思.南京大学 2015
[2]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存在感研究[D]. 徐琦.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2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32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a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