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涉医报道的叙事和情感转向——基于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等相关文本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6 03:20
涉医报道是医疗行业媒介"景观"、医护群体舆论形象的来源。本文对以往涉医报道进行梳理发现,这些新闻呈现出以典型个体引领行业群体、以医疗发展隐喻改革成就、以完美人格衬托职业素养、以抽象描述遮蔽健康传播等特点。同时,近年来的涉医报道在叙事和情感上发生明显转向,表现为新闻框架从典型引领到健康传播,报道主体从专业角色到完整的人,叙事结构从宏大场景到生活实践,传播目标从单一表达到多方对话;媒介推动从行为引导到情感动员,受众参与从知识分享到情绪沉浸,舆论场从道德评价到道德泛化。对这些转向的深入洞察,可以为今后的涉医报道及其他科技传播提供思路启示和实践参考。
【文章来源】:医学争鸣. 2020,11(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既有涉医报道的实践归纳和方法梳理
1.1 以典型个体引领社会面貌
1.2 以医疗发展隐喻改革成就
1.3 以完善人格衬托职业素养
1.4 以抽象描述遮蔽健康传播
2近年来涉医报道中的叙事转向
2.1 框架:从典型引领到健康传播
2.2 主体:从专业角色到完整的人
2.3 叙事:从宏大场景到生活实践
2.4 表达:从单一表达到多方对话
2.5 目标:从传递知识到价值认同
3涉医报道中的社会情感偏移
3.1 信息生产的媒介:从行为引导转向情感动员,有时“用力过猛”
3.2 信息消费的受众:从知识分享转向情绪沉浸,映射多元诉求
3.3 信息交往的舆论场:从道德评价转向道德泛化,解构重建交替
3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后情感社会”真人秀节目的情感规则、偏误与调适[J]. 晏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11)
[2]景观社会:一种视觉传播化的统治[J]. 王梅芳,刘华鱼. 当代传播. 2017(03)
[3]大众媒体涉医舆论“泛道德化”误区探析[J]. 檀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03)
[4]新媒体环境下医疗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探讨[J]. 檀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04)
[5]健康传播观念创新与范式转换——兼论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困境与解决方案[J]. 胡百精. 国际新闻界. 2012(06)
[6]重大而不深刻的主题 真实而欠生动的细节——评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上医之境》[J]. 雷红英. 新闻知识. 2011(01)
[7]论主流媒体的评价标准[J]. 胡瑛,陈力峰. 新闻传播. 2009(12)
[8]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 王玲宁. 中州学刊. 2009(06)
[9]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J]. 麦尚文. 国际新闻界. 2009(05)
[10]总结抗击非典报道经验 研究突发事件宣传规律[J]. 蔡赴朝. 新闻与写作. 2003(08)
硕士论文
[1]2015年新医改前后《人民日报》医患关系报道对比研究[D]. 张依帆.安徽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32253
【文章来源】:医学争鸣. 2020,11(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既有涉医报道的实践归纳和方法梳理
1.1 以典型个体引领社会面貌
1.2 以医疗发展隐喻改革成就
1.3 以完善人格衬托职业素养
1.4 以抽象描述遮蔽健康传播
2近年来涉医报道中的叙事转向
2.1 框架:从典型引领到健康传播
2.2 主体:从专业角色到完整的人
2.3 叙事:从宏大场景到生活实践
2.4 表达:从单一表达到多方对话
2.5 目标:从传递知识到价值认同
3涉医报道中的社会情感偏移
3.1 信息生产的媒介:从行为引导转向情感动员,有时“用力过猛”
3.2 信息消费的受众:从知识分享转向情绪沉浸,映射多元诉求
3.3 信息交往的舆论场:从道德评价转向道德泛化,解构重建交替
3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后情感社会”真人秀节目的情感规则、偏误与调适[J]. 晏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11)
[2]景观社会:一种视觉传播化的统治[J]. 王梅芳,刘华鱼. 当代传播. 2017(03)
[3]大众媒体涉医舆论“泛道德化”误区探析[J]. 檀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03)
[4]新媒体环境下医疗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探讨[J]. 檀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04)
[5]健康传播观念创新与范式转换——兼论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困境与解决方案[J]. 胡百精. 国际新闻界. 2012(06)
[6]重大而不深刻的主题 真实而欠生动的细节——评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上医之境》[J]. 雷红英. 新闻知识. 2011(01)
[7]论主流媒体的评价标准[J]. 胡瑛,陈力峰. 新闻传播. 2009(12)
[8]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 王玲宁. 中州学刊. 2009(06)
[9]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J]. 麦尚文. 国际新闻界. 2009(05)
[10]总结抗击非典报道经验 研究突发事件宣传规律[J]. 蔡赴朝. 新闻与写作. 2003(08)
硕士论文
[1]2015年新医改前后《人民日报》医患关系报道对比研究[D]. 张依帆.安徽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3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3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