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体时代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09:3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众多企业摆脱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劣势,新媒介技术的使用,开辟了企业形象建构和传播的新途径、新方法。本文采取理论论证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对新媒体时代企业形象的社会学、传播学和问题分析,从“理念”、“内容的形式”和“传播平台”三个维度出发,为企业运用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网络视频和官方网站建构、传播和提升企业形象出谋划策。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聚焦用户需求的发展策略和用户体验的服务策略;二是采取形式多样化的内容策略,如内容形式从静态向动态的视觉流变,文案创作时融入“微文”、“萌文化”的创作形式,企业进行平台包装要与企业形象核心要素有机结合;三是以多平台为基础,合理使用传统媒体、微博、微信和网络视频、企业网站等手段建构和传播企业形象。研究发现,媒介迭代更新环境下,信息过量使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向个性化与差异化发展;媒介技术革新使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趋于动态化与立体化;受众需求变化使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趋向移动化与社交化。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意义
        (一)企业形象的定义
        (二)选题的研究背景
        (三)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企业形象研究梳理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 社会发展带来的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障碍
        (一)从生产为王到生产过剩
        (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新商业模式
            1 去时空化
            2 去中心化
            3 去中介化
        (三)传播过度的社会
    二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难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1 资讯丰富性
            2 互动参与性
            3 传播即时性
            4 超文本性
        (二)新媒体时代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基础要素
            1 传播者与受众
            2 传播媒介
            3 传播内容
            4 传播效果
    三 企业形象的问题概述
        (一) 企业形象老化
        (二) 企业形象定位的调整
        (三) 企业传播策略的改变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
    一 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策略
        (一)秉承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
        (二)践行以用户体验为重心的服务理念
    二 以多样化表达为手段的内容建构策略
        (一) 视觉从静态到动态的丰富
        (二) 融入“微文”、“萌文化”的创作形式
            1“微文”,为目标消费群创作
            2“萌文化”与“萌创作”
        (三)平台包装与企业形象要素有机结合
    三 以多平台为基础的传播策略
        (一)新旧媒体结合使用
        (二)微博、微信助力短期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
            1 提供有价值内容,进行议程设置
            2 与时俱进,满足受众需求
            3 借力意见领袖,进行裂变式传播
        (三)专注企业形象长期建构与传播的网络视频
            1 突出故事情节,进行情感推介
            2 增强受众参与性,实现互动传播
        (四)建设企业官方网站,形成以搜索为入口的综合服务体系
            1 提供全面详细的资讯信息
            2 开通电子商务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3 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优化企业服务
第四章 媒介更迭下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展望
    一 信息过量使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向个性化与差异化发展
    二 媒介技术革新使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趋于动态化与立体化
    三 受众需求变化使企业形象建构与传播趋向移动化与社交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778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78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