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兔源隐孢子虫分子鉴定和gp60亚型分型
发布时间:2025-05-07 02:37
目的为了解实验兔隐孢子虫的自然感染情况,评估兔在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用于实验教学的291份兔子粪便样本,利用PCR扩增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部分序列对隐孢子虫进行检测,同时对兔隐孢子虫阳性的样本进行gp60亚型分型。结果共检测出阳性样品10份,平均感染率为3.4%。分子鉴定发现获得的隐孢子虫均为兔隐孢子虫,并且都被成功的亚型分型确定为VbA32和VbA29,这两个亚型均有人体报道。结论人和兔体内的兔隐孢子虫交叉亚型发现表明感染隐孢子虫的兔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347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 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位点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经PCR扩增检测到隐孢子虫阳性样品10份,电泳检测结果见图1。实验兔中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3.4%。4个季节收集的样本均有隐孢子虫感染,春、夏、秋、冬季兔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7%、2.2%、4.8%和2.1%,见表1。不同季节兔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本文编号:4043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40434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