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之中的渺
本文关键词:伟大之中的渺小——解析《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堂吉诃德》 背景 人物形象 伟大 渺小 解析
【摘要】:《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巨作,《堂吉诃德》塑造出一个兼具伟大和渺小、喜剧与悲剧的经典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去追求,显示了其超强的英雄本色,而他作为时代洪流中不可能靠自己扭转社会的一分子,又是渺小的。本文主要从《堂吉诃德》的写作背景和内容介绍入手,对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的伟大和渺小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关键词】: 《堂吉诃德》 背景 人物形象 伟大 渺小 解析
【分类号】:I551.074
【正文快照】: 引言堂吉诃德的形象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时代的读者们各个角度的审视。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纯粹理想主义者,他对专制残暴深恶痛绝,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同情使得他像巨人一样锄强扶弱,将对人的正当权利和尊严进行保护当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他又是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洁;;塞万提斯的文化遗产——浅析欧洲各个时期对《堂吉诃德》的不同诠释[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曾庆富 ,祝秉权;简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0期
3 王峥;宁晓静;;论《堂吉诃德》的问世与人文主义思想[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田一坡;;塞万提斯的哲学遗产[J];名作欣赏;2010年13期
5 王宪伟;;可笑可爱可悲的疯子——堂吉诃德疯子形象分析[J];新东方;2007年07期
6 李彦美;杨洁;姜宇;;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及意义[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童燕萍;写实与虚构的对立统一——《堂吉诃德》的模仿真实[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8 李宁梓;;喜剧视野下的理想主义奇观——堂吉诃德的精神和形象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红梅;;客观生活的舞步——从塞万提斯到巴尔扎克的小说本质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敬;;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音乐分析[J];北方音乐;2013年05期
3 黄艳芳;;论《堂·吉诃德》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1期
4 洪亮;;骑士小说的终结者——狂欢中的《堂吉诃德》[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5 邹洪锦;;《堂吉诃德》的叙述声音与主题的含混性[J];柳州师专学报;2012年01期
6 黄建岚;;“堂吉诃德精神”的现代解读[J];名作欣赏;2013年36期
7 廖天擎;;戏拟和反讽背后的人文情怀——从塞万提斯对骑士小说的态度谈起[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12期
8 李森;;叙述的陷阱——《堂吉诃德》叙事技巧新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王云亮;;《堂吉诃德》第一部与第二部比较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王军;;新中国60年塞万提斯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国外文学;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琳;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成型过程中的史诗距离与文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俊;悲剧性的喜剧与喜剧性的悲剧[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红梅;小说本质的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丁卓;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辉莹;《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终结[D];山东大学;2009年
5 陈永兰;《堂吉诃德》现代小说艺术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玮;小说到电影[D];山西大学;2012年
7 吴曼思;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艺术特征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朝君;论塞万提斯小说中的流浪[D];湘潭大学;2013年
9 李心怡;论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应文;浅谈唐吉诃德人物形象的性格二重性[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钟兴颖;;《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3 张方方,张维青;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之分析比较[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4 刘武和;堂吉诃德性格的层面及内蕴探究[J];名作欣赏;1998年05期
5 胡继禹;秦伯党;;论堂吉诃德的双重人格及其社会悲剧[J];作家;2009年16期
6 李志斌;堂吉诃德和阿Q形象之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众议;;经典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堂吉诃德》为个案[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2 饶道庆;意义的重建:从过去到未来——《堂吉诃德》新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04期
3 马小期;;重论《堂吉诃德》的文学价值[J];成都师专学报;1993年01期
4 董燕生;;在不同时空中解读《堂吉诃德》[J];欧美文学论丛;2011年00期
5 沈国正;《堂吉诃德》在西班牙内外[J];译林;1980年01期
6 李德恩;重读《堂吉诃德》[J];外国文学;2001年02期
7 张玉娟;;试论《堂吉诃德》中“穿插”的存在价值[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王志平;重读《堂吉诃德》[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任虎军,严启刚;道德·死亡·再生——《堂吉诃德》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主题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10 吴军英;《莫须有先生传》与《堂吉诃德》比较谈[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众议;;《堂吉诃德》在中国[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丁大伟;《堂吉诃德》东方版回故里[N];人民日报;2011年
2 尹承东;《堂吉诃德》何以成为世界最佳[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康慨;《堂吉诃德》:四百年的阅读史[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陈众议;多雷笔下的《堂吉诃德》[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陈众议;《堂吉诃德》四百年[N];人民日报;2005年
6 马媛颖;站在巨岩上的凝望[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胡真才;我仍然觉得杨绛译本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王理行;文学翻译需要“点烦”吗?[N];文艺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 张伟R,
本文编号:1021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2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