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指环王》中快乐结局的慰藉

发布时间:2017-10-14 20:35

  本文关键词:论《指环王》中快乐结局的慰藉


  更多相关文章: 《指环王》 人格理论 慰藉 生态批评 快乐结局


【摘要】:托尔金,牛津大学中古英语专家,曾创作出诸如《霍比特人》、《精灵宝钻》等为世人所称赞的作品,然而他在文学界屹立不倒的文学地位可以说是依托于一部作品,那就是-《指环王》。这部魔幻小说自就风靡欧美,它甚至在网络投票中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书”。随着同样是“魔戒迷”的美国鬼才导演彼得.杰克逊将其搬上好莱坞荧屏,飓风般的魔戒狂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狂热的书迷都对托尔金笔下中土世界的神话起源、人物原型以及魔幻手法等等进行解读与评论。本篇论文不窠臼于之前热议的观点,而是立足于文本分析,通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以及当下非常热门的生态批评理论揭示托尔金生态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论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通过分析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狂热书迷对《魔戒》的不同反响,揭示出与表达作者思想相关的重要信息。第一章基于对作者生活、创作以及参战经历的背景介绍,论证其创作一部快乐结局小说的原因。第二章通过分析小说中几位主要人物在摧毁魔戒之路上一系列的心理、行为变化揭示出自我以及自然救赎所发挥的作用。第三章立足于文本中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对保护大自然的态度以及对善与恶持有的观点,展现了作者的生态思想。本篇论文在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生态批评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三个霍比特人成功获得幸福生活的过程,旨在揭示出作者想向现代人传达的生态思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和平、快乐地生活只要他们和谐相处,并有环保意识;同时,只要小人物能正确处理自我以及与世界的关系,那么他们同样可以推动历史前进。
【关键词】:《指环王》 人格理论 慰藉 生态批评 快乐结局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Acknowledgements7-9
  • Introduction9-12
  • Chapter One A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for Tolkien’s Creation of A HappyStory12-16
  • A A Simple and Remarkable Life12-14
  • B A Miserable War Experience14-16
  • Chapter Two The Chase of Happy Life16-41
  • A Problems the Queer Hobbits Face16-22
  • B The Ring’s Control: Warp of Humanity22-28
  • C The Reason for Degeneration: Material Desire28-30
  • D Humanity’s Recovery: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30-41
  • Chapter Three Consolation of the Happy Ending41-52
  • A The Hatred Attitude Toward the War41-47
  • B The Love for Nature47-50
  • C Tolkien’s Love for Immortal Hero50-52
  • Conclusion52-56
  • Works Cited56-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卫娜;;从经典精神分析角度探讨《爱的荒漠》[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2 朱姝;方永;陈霞;;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咨询者心理健康测查量表的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18期

3 黎学军;张少宁;;“重拾”民众:马克思主义民众化研究考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姚峰;;潜意识创伤:天使还是魔鬼——对一名服刑人员犯罪原因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28期

5 曹文胜;从1例强迫症谈Oedipus情结[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6 邹志刚;曲德煊;;精神分析与艺术作品的核心魅力[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7 姬云兵;刘启珍;;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3年09期

8 王祥;;灵商:人的终极智慧[J];江汉论坛;2013年11期

9 刘彩谊;苑媛;侯文君;郭巧慧;;心理健康状态意象投射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10 徐冬;黄晶;;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宗璞小说《我是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远超;“人之初”的精神图谱[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祥;灵商与美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静;在赎罪中成长:试析《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形象[D];兰州大学;2010年

2 孙雪芳;园林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夏;困境中的蜕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江琳琳;住院神经症病人梦的内容特点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琳琳;论乔伊斯早期“自我”形象的建构[D];复旦大学;2011年

6 马晓慧;自我的毁灭与重塑[D];安徽大学;2011年

7 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玉霞;罗夏测验Lerner防御机制量表LDS的信度、效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贺凯琴;基于心理系统观对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马维娜;僧人神迹的原型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3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33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