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恩美小说的创伤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20:45
本文关键词:谭恩美小说的创伤性研究
【摘要】:谭恩美的小说通过对中国故事的记叙、母女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她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寻求融合与平衡点的祈求,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尊重与和谐的夙愿。而近年来华裔女性文学也逐渐成为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古今文化承接的重要文本。虽然国内外对谭恩美小说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从创伤症上对其小说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缺失,该论文试图以此为切口着手分析其作品中的创伤性。除去研究综述与结语,该论文一共有五个大的组成部分:第一章对创伤理论及心理创伤进行了简要略述;第二章具体描述谭恩美长篇小说中人类和生态的创伤症状,以及这种创伤给他们的心理和生存状态所带来的影响;第三章以前面的内容为依托,着重分析引起谭恩美长篇小说创伤性的原因;第四章以创伤发生的原因为基础,在结合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寻找创伤治愈的可行之径;第五章浅析谭恩美长篇小说的创伤性给文本带来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谭恩美 创伤 文化差异 族裔身份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谭恩美小说研究综述8-14
- (一)国内研究综述8-11
- (二)国外研究综述11-14
- 二、本论文的研究视角14-15
- 第一章 创伤理论15-21
- 第一节 创伤理论略识15-17
- 一、创伤的含义15-17
- 二、创伤的分类17
- 第二节 心理创伤17-21
- 一、心理创伤的原因18
- 二、心理创伤的症状18-20
- 三、心理创伤的治愈20-21
- 第二章 谭恩美小说中的创伤经验21-31
- 第一节 人类的创伤经验21-27
- 一、记忆缺失21-22
- 二、沉默与失语22-24
- 三、鬼魂幻觉24-25
- 四、自杀倾向25-26
- 五、种族灭绝的恐惧感26-27
- 第二节 生态的创伤经验27-31
- 一、被奴役的水牛28-29
- 二、濒临灭绝的原始森林29-31
- 第三章 谭恩美小说中创伤经验产生的原因31-39
- 第一节 历史中的创伤记忆与尊重的缺失31-34
- 一、历史中的创伤记忆31-33
- 二、尊重的缺失33-34
- 第二节 文化价值观的碰撞34-39
- 一、主流文化压抑下“他者”的困惑35-36
- 二、种族主义下的心理创伤36-39
- 第四章 谭恩美小说中创伤经验的治愈和拯救39-50
- 第一节 人类创伤经验的治愈39-45
- 一、宗教的救赎39-40
- 二、自我救赎40-42
- 三、文化上的共鸣与族裔身份的建立42-45
- 第二节 生态创伤经验的拯救45-50
- 一、关注生态平衡45-46
- 二、人类对其他生灵的尊重46-50
- 第五章 谭恩美小说创伤性的美学特征50-57
- 第一节 艺术真实50-52
- 第二节 悲剧美52-54
- 第三节 自传式书写54-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62-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文晶;;谭恩美对女性的关注及其“根”情结[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2 王源;;童年创伤体验与作家创作的深层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徐挥;;“创伤性情境”与文艺创作——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4 张琼;瞻“前”顾“后”之悟——论谭恩美作品中的新原始主义元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马爱华;边缘视角下的“他者”意义——谭恩美小说的“母亲”形象[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3期
6 张洪伟;岳林;;挥之不去的“东方主义情结”——解读谭恩美小说《灵感女孩》[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7 邹建军;;从分离到融合:《通灵女孩》中的三个伦理维度[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6期
8 王亚平;论童年母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姜晓琳;;关于《喜福会》中沉默和打破沉默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033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3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