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兴多夫小说《预感与现实》中的空间浅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10:13
本文关键词:艾兴多夫小说《预感与现实》中的空间浅析
【摘要】:《预感与现实》是浪漫派小说家,诗人约瑟夫·艾兴多夫的第一部小说。其中讲述了主人公弗里德里希经历山川河流等自然空间,历经城市贵族生活,后来对压抑的城市生活与当下的政治情况感到厌倦与失望,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安居于山中修道院的故事。作者用了很大的笔墨来描写自然以及人物在自然中的愉悦感受,《预感与现实》作为一部浪漫派小说表现了浪漫派对于自然的崇尚,其中对自然的刻画也体现了浪漫派对自然的理解。以理智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撤销了宗教与上帝对人的绝对意义,由此产生了意义危机,人们在这种意义危机之下急切的找寻新的绝对意义以及某种联系,这时对于浪漫艺术家,自然作为新的外在机构,代替了被启蒙解除的上帝的位置,这里的自然指与人的艺术创造力相结合而生的美学自然。因此美学自然作为人们追寻绝对意义的媒介与外在机构而存在。与启蒙时期相比,浪漫派眼中的自然不再屈居于人类的理智之下,而是强调人的主观性,主张以感觉来体会自然。浪漫派认为,自然应当与人的艺术创造力相结合而重生为新的自然,即整体自然或美学自然,来重新影响人的内心感受。因此,小说中的自然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而城市则是属于现实生活的;小说中的自然常常给主人公以力量和启示,相反的,城市使之压抑和厌弃。所以自然和城市形成一对对立空间,在这种对立之下,更加体现出浪漫派对自然的特殊情感,而小说的结尾也表达了这一观点,主人公重返山中修道院,表明了作者作为浪漫派作家对自然的选择。
【关键词】:自然空间 浪漫派 城市 对立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16.074
【目录】:
- 摘要4-5
- 外文摘要5-8
- 目录8-10
- 正文10-69
- 参考文献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Heinrich B銉ll;唐艺军;;心仪和谐——艾兴多夫《月夜》赏析[J];德语学习;2010年04期
2 胡梦园;江山;;试析自然对“无用人”的精神重塑——以德国浪漫派作家艾兴多夫《一个无用人的生涯》为例[J];科技信息;2013年25期
3 唐艺军;;艾兴多夫与民歌诗人[J];青年文学家;2013年24期
4 ;也做一回“寻宝人”[J];小演奏家;2007年07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雨露;艾兴多夫小说《预感与现实》中的空间浅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2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4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