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易卜生晚期戏剧的情境与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8 17:50

  本文关键词:易卜生晚期戏剧的情境与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易卜生 个人身份 斯达 吕达 次要人物 友夫 自我动机 罪感 挪威语 当代英语


【摘要】:正此文的出发点笔者已在近期发表文章中有所提及1,在此笔者不揣冒昧,简要重申:梳理自1870年代末至1890年代的易卜生戏剧作品,会发现他对舞台世界里的人物关系和元关系(亦即关系之间的关系)的日益关注与痴迷。这里我强调(为避免后面可能会出现的误解,这一点很重要)我说的是"日益",而不是"唯独"。对于一位自戏剧事业伊始就痴迷自我本质的戏剧家而言,过于绝对地认定在其创作后期个人身份问题完全不再吸引他是没有依据
【作者单位】: 英国诺里奇东英吉利亚大学;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关键词】易卜生;个人身份;斯达;吕达;次要人物;友夫;自我动机;罪感;挪威语;当代英语;
【分类号】:I533.073
【正文快照】: 此文的出发点笔者已在近期发表文章中有所提及1,在此笔者不揣冒昧,简要重申:梳理自1870年代末至1890年代的易卜生戏剧作品,会发现他对舞台世界里的人物关系和元关系(亦即关系之间的关系)的日益关注与痴迷。这里我强调(为避免后面可能会出现的误解,这一点很重要)我说的是“日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衣;“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2 王习艺;论易卜生式的英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清衣;“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外国文学;2002年06期

4 王宇;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2期

5 英溪;易卜生剧在中国何时开始上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2期

6 英溪;易卜生研究的两种著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3期

7 刘婷婷 ,王会霞;第三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3期

8 陈晓飞;;从“伟大的问号”到“伟大的叹号”——纪念易卜生逝世100周年[J];世界文化;2006年04期

9 罗俊容;;易卜生诗歌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6期

10 张廉;;论易卜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成洲;;易卜生与中国话剧[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韩素梅;;曹禺与易卜生戏剧语言的现代性体现[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3 沈卫威;;人的自新与社会批判——鲁迅、胡适对尼采、易卜生的回应[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安锋;易卜生研究:从易卜生主义转向易卜生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石琴娥;世界的易卜生 永远的易卜生[N];兰州日报;2006年

3 丁伟;易卜生的眼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记者 陈菁霞;南京大学何成洲当选“国际易卜生委员会”主席[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清衣;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建军;第三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何成洲;易卜生:现代戏剧的旗帜[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齐霁;在后现代,怎样留住易卜生[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王宁;易卜生主义到易卜生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何成洲;易卜生在中国的接受[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兵;易卜生心理现实主义剧作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2 杜雪琴;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廉;易卜生诗歌与“易卜生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闻;易卜生在中国的历史命运[D];中南大学;2010年

3 马焕然;易卜生后期戏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万同新;易卜生戏剧误读现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连桥;伟大的问号[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远年;论易卜生诗歌与北欧民间文学传统[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乔丹丹;五四问题剧与“易卜生主义”[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8 钟秀;易卜生戏剧艺术的“收场白”[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瑾;易卜生戏剧中个人主义的不同表达方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邓岚;论易卜生后期象征剧中的“婚姻结”[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6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56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d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