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莫里森新作《家》的女性书写

发布时间:2017-10-20 21:17

  本文关键词:莫里森新作《家》的女性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家》 女性书写 黑人女性 黑人文化


【摘要】: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于2012年发表其第十部小说《家》。该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十四岁的黑人女孩茜离家、受创、归家的经历,揭露了在看似"黄金时代"的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同时揭露了黑人自身的问题和阴暗面。本文聚焦小说女主人公茜,从女性书写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白人主流文化下黑人女性只有坚守黑人文化和传统,凸显黑人女性文化的价值,才能获得疗伤的机会以保存自身。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家》 女性书写 黑人女性 黑人文化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生于1931年的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迄今为止,莫里森共出版了10部小说,其最新小说《家》于2012年5月推出后,《纽约时报书评》《今日美国》等各类报纸杂志竞相报道,读者的反馈好评如潮。《出版人周刊》称这是“一本既美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岩;;女性书写[J];外国文学;2012年06期

2 王守仁;吴新云;;国家·社区·房子——莫里森小说《家》对美国黑人生存空间的想象[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诗泽;;躯体:新的诗歌话语建构——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的性别突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黄燕;;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4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吴春;;中国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和突围——从反思陈染的创作发展历程谈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赵婧;;“雌雄同体”:杜拉斯一生的诠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徐天戍;;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概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张晓燕;;茜莉的再生——《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9 何刘杰;;二十世纪末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意义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王丽娜;;欲望成长和颠覆叙事——评林白《一个人的战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3 汪美琼;;《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汤瑶;;《蝇王》男权社会里被沉默的女性声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陆兴忍;;后学语境下女性日常生活叙事话语权威的建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高鸿萍;;论变态心理在女性创作中的审美品格[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8 荒林;;郑敏诗歌:女性现代性文本[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9 刘杨;;浅议网络时代耽美文化的传播——同人女的小众亚文化[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10 李祥林;;女花脸·阴阳共体·文化原型[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必辉;从《帕梅拉》看塞缪尔·理查逊的女性观[D];湘潭大学;2010年

6 贾雪霞;“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本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乔酉超;幻境中的真实[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蕾;对人性本真的执着追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守仁,吴新云;对爱进行新的思考——评莫里森的小说《爱》[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2 张玫玫;;身体/语言:西苏与威蒂格的女性话语重建[J];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3 胡俊;;《一点慈悲》:关于“家”的建构[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4 宋素凤;法国女性主义对书写理论的探讨[J];文史哲;1999年05期

5 王迪;;女性话语的突围之路——论埃莱娜·西克苏“阴性书写”进行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6 杨莉馨;“身体叙事”的历史文化语境与美学特征——林白、埃莱娜·西苏的对读及其它[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嘉莹;;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上)[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叶嘉莹;;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中)[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赵淑敏;;跨越,女性书写的往世今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叶嘉莹;;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J];中国文化;2008年01期

5 郭乙瑶;;有形诗与无形画——试析埃莱娜·西苏的绘画隐喻与“女性书写”[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2期

6 尹雪智;;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女性书写的日常生活叙事[J];名作欣赏;2009年12期

7 刘铸;刘艳;;陆机乐府的女性书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刘岩;;女性书写[J];外国文学;2012年06期

9 荒林;性别虚构·对话与潜对话·女性书写的现实激情[J];文艺争鸣;1999年03期

10 刘家民;;新时期哈萨克女性精神的重铸——论阿维斯汗《遥远的地平线》中的女性书写[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碧华;;辛弃疾词的女性书写[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乔燕冰;全球语境·东方主题·女性书写[N];中国艺术报;2014年

2 早报见习记者 杜方舒;后宫戏中的女性书写:性别、权力与身体[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启平;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当代大陆/马华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冰冰;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新时期以来广东城市小说的女性书写[D];暨南大学;2010年

2 张敏;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下的20世纪女性书写[D];厦门大学;2009年

3 戚学英;无处突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燕妮;跨文化与女性书写[D];宁波大学;2012年

5 王冬梅;疾病隐喻与女性书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艳凤;战争文化笼廓下的女性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波;敦煌曲子词的女性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利敏;女性书写的历史悲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琳琳;流散背景下的华人女性书写[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张显凤;约克纳帕塔法世界中的女性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9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69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