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者的狂欢——《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隐喻解读
本文关键词:孤者的狂欢——《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隐喻解读
【摘要】:文学著作中存在的隐喻是平铺直叙的外延,所以文学范畴里面隐喻的探索得到了很多学者关注。就隐喻学视角而言,环绕作品里面角色、意象,针对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当中的隐喻含义予以解析。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如今的人们被越来越发达的工业文明异化以后引发而来的忧虑和疑惑,还有处在孤单隔离状况当中的人们与他者交际的急切渴求。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 隐喻 意象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引言隐喻是人们最基础且最广泛的思考方式。“它是人们所有实践活动、精神活动以及文化活动的深层架构。”隐喻在人类语言、神话、文学、科学以及艺术这五个主要文化形态中均以不相同的展现方式普遍存在。文学著作中存在的隐喻是针对平时生活中个体感受的外延,所以文学中的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晖;;概念隐喻理论:质疑与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林秋雯;;《一九八四》与《1Q84》的文学手法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桂荣;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文化调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俊宁;平面广告中的隐喻与隐喻图形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娟;反义词头尾和head/tail的隐喻认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贺梦月;《红高粱》中色彩词应用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永朝;公益广告中的图像隐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5 薛少阳;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苏轼词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6 石瑞;中小学教师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表达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7 任俊玉;创伤记忆 人道情怀[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贺建霞;儿童小说中的英汉身体隐喻对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孟金艳;隐喻文化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狄建茹;;虚无的存在:论《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异化主题[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4期
2 何慧萍;;爱是无力的救赎——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主题[J];科技资讯;2010年10期
3 荆兴梅;;《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开放性结构[J];新闻爱好者;2010年20期
4 侯静;;人性的物化 精神的荒芜——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陈昕;;《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人物性别取向性焦虑的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赵莉;;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中心象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孙娟;;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马文·马西形象的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5期
8 黄洁;;《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形式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贺春健;;绝望的孤独——试析《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孤独主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10 曹长波;吕园园;;精神荒原里的跋涉者——《伤心咖啡馆之歌》解读[J];新余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丽;《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两性权力斗争[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於云川;狂欢的呼唤[D];苏州大学;2015年
3 朱婉婧;《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怪诞色彩解读[D];兰州大学;2012年
4 侯燕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镜像解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杨宣宣;《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阿米莉亚与李蒙的性别越界[D];中南大学;2009年
6 袁曦;《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互文性解读[D];重庆大学;2006年
7 邓蒙蒙;《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空间叙事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8 张寒冰;萨特存在主义视阈下对《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解读[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9 张益荣;心碎的狂欢[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BAI SHAN;《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解读[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7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8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