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大地三部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6:00

  本文关键词: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大地三部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文学人类学 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因为其中国题材的众多文学作品而闻名于世。她的代表作《大地三部曲》主要关注二十世纪初期处于中国最底层的农民的真实生活情状。她创作的《大地三部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小说向西方世界展现了一个陌生而又真实的中国,更是因为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类主体性意义,以及其中丰富的人类学素材。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小说包含了普适性的人类学元素。赛珍珠在小说之中对农村生活做了生动而又细致入微的描写,为我们了解中国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因此也为世人了解作为人类成员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提供了切实的可能。本文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观点,尝试分析赛珍珠在《大地三部曲》中所呈现的大量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包括婚姻,神祗和节庆等。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有着相互的关联和影响,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层面和核心关注点。本文同样探讨小说之中所表现的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从而更加真切地观察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获得更为丰富的人类学材料。最后,本文揭示了赛珍珠通过小说所表达的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态度。
【关键词】: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文学人类学 中国民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Introduction7-14
  • Chapter one The Chinese Customs and Folk Cultures14-26
  • (1) Marriage15-19
  • (2) Deity19-21
  • (3) Festivals21-26
  • Chapter Two The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s and Morals26-38
  • (1) Husband and Wife27-30
  • (2) Father and Son30-38
  • Chapter Three Pearl Buck and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38-45
  • (1) The Misunderstanding to the East from the West38-40
  • (2)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Trilogy40-45
  • Conclusion45-47
  • Works Cited and Consulted47-50
  • Acknowledgements50-51
  • Publications in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彭兆荣;文学人类学叙事的“形式实体”[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户晓辉;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周泓,黄剑波;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学人类学(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王轻鸿;论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审美性路径[J];思想战线;2003年04期

6 王轻鸿;论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审美探求指向[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袁三英;学科建构中的文学人类学[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汪正龙;评沃尔夫冈·伊塞尔的文学人类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朱存明,陈刚;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的审美视阈[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孙勇彬;虚幻的舞台——伊塞尔的文学人类学述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文睿;;交融与互动——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述评[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晓伟;文学人类学:探索跨学科研究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程金城 兰州大学文学院;回到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原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谢美英;文学人类学研究呈现大发展态势[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张翼;文学人类学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新思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记者 莫俊;表述“中国文化”同享研究成果[N];南宁日报;2010年

6 明江;“文学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分析作家作品”[N];文艺报;2011年

7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徐新建;文学人类学的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荆云波;灾难中的人文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项目首席专家 叶舒宪;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文学人类学[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代云红;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兆荣;仪式谱系:文学人类学的一个视野[D];四川大学;2002年

3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贺晓武;虚构诗学[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索龙高娃;文学人类学方法论辨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左鹏;一种神话仪式理论的文学人类学意义[D];河北大学;2009年

3 姚望;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大地三部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骆晓飞;《金枝》与文学人类学[D];兰州大学;2007年

5 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陈泽佳;郑振铎《汤祷篇》与文学人类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莎;论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的形成过程[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7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87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