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古代朝鲜六言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8:03

  本文关键词:古代朝鲜六言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古代朝鲜 六言诗 起源 发展 文体


【摘要】:六言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式,通篇每句皆为六字,音律平稳而有力。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古代朝鲜,六言诗并不盛行,生存于五言、七言诗歌的夹缝中。因此,学界对六言诗的关注也寥寥无几。随着域外汉籍研究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对韩、日、越等国的汉文学进行整理并研究,其中对韩国汉文学的研究居多。古代朝鲜六言诗的创作虽然在数量上远远不及五言、七言诗歌,但作为一种诗歌体式,能够在诗歌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并流传至今,虽不如五言、七言般盛行,但也如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绵延不绝,定有其存在并发展的理由。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古代朝鲜六言诗起源及述评,主要论述古代朝鲜六言诗的起源,包括六言句式的起源以及完整规范的六言诗的创作起源,最后对以往文人、学者对六言诗起源的论述加以综合述评,考察古代朝鲜六言诗的创作起源。第三章为古代朝鲜六言诗的基本概况及发展。首先对古代朝鲜六言诗进行收集与整理,统计诗歌的现存数量以及诗歌的收录处等;其次在对现存六言诗的整理后,并作进一步研究得出现存古代朝鲜六言诗上迄高丽朝末期下至朝鲜朝末期,并从两个朝代存诗数量上看,朝鲜朝的六言诗创作远远高于高丽朝。第四章为古代朝鲜六言诗文体特征,主要论述古代朝鲜六言诗的体裁及题材的类型。第五章为古代朝鲜六言诗辑录,主要将所收集的六言诗进行整理,用以后来学者对古代朝鲜六言诗作进一步研究提供较为完整的文献资料。第六章为结语。
【关键词】:古代朝鲜 六言诗 起源 发展 文体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2.07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的范围及方法13-14
  • 第二章 古代朝鲜六言诗起源14-20
  • 2.1 六言句式溯源14-17
  • 2.2 六言诗创作源头17-20
  • 第三章 古代朝鲜六言诗发展20-31
  • 3.1 古代朝鲜六言诗创作数量20-24
  • 3.2 古代朝鲜六言诗的发展24-31
  • 3.2.1 高丽时期六言诗24-27
  • 3.2.2 朝鲜朝时期六言诗27-31
  • 第四章 古代朝鲜六言诗特征31-38
  • 4.1 古代朝鲜六言诗的体裁类型31-34
  • 4.1.1 和诗31-33
  • 4.1.1.1 次韵诗32-33
  • 4.1.1.2 赠答诗33
  • 4.1.2 挽诗与演雅诗33-34
  • 4.2 古代朝鲜六言诗题材类型34-38
  • 4.2.1 写景、抒怀诗34-35
  • 4.2.2 纪行诗35-36
  • 4.2.3 其他题材类型36-38
  • 第五章 古代朝鲜六言诗辑录38-89
  • 5.1 辑录说明38
  • 5.2 古代朝鲜六言诗辑录38-89
  • 结语89-90
  • 参考文献90-93
  • 致谢93-94
  • 附录94-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华;王启才;;黄庭坚与六言诗在两宋之际的发展与变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甘太平;;六言诗自行衰落原因试探[J];成功(教育);2012年05期

3 林春颖;李春姬;;贫穷和愤懑的和弦——十八世纪朝鲜李彦tq之诗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陈莹;;六言诗不兴盛原因之我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5 陈玉平;;浅析赵翼论六言诗兼谈六言诗的发展[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周乾隆;六言诗缘起散论[J];社科纵横;2004年04期

7 马海祥,李柱梁,陈传万;古代六言诗的产生及其格律化过程[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唐爱霞;;古代六言诗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王明津;古代六言诗体裁研究述评[J];通化师院学报;1997年02期

10 王正威;古代六言诗发生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爱霞;古代六言诗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褚大庆;《东文选》文体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孟霏;北宋六言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谷凤莲;唐宋六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伏睿;汉语六言诗格律特点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瑞芳;南宋六言诗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2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32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