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城市虚构传记:衣修伍德小说《再见,柏林》中的都市现代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部城市虚构传记:衣修伍德小说《再见,,柏林》中的都市现代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 《再见 柏林》 都市现代性 虚构传记
【摘要】:美籍英裔小说家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1904-1986)的成名作《再见,柏林》,是一部书写和反思20世纪30年代魏玛末期德国历史的艺术作品。目前有关这部作品的研究中,评论者多关注它的社会政治价值,或将其视为一本关于作者成长的小说。无论是政治寓意探究或是自传式解读,都是围绕希特勒及纳粹政党崛起这一主题为重心展开探讨,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衣修伍德小说创作的社会内涵。然而,评论者对于小说中所呈现的城市现代景观,尤其是被掩埋在故事情节背后的细节特征,很少给予关注。因此,本文拟从都市文化和现代性研究角度出发,扩大视野,将衣修伍德数量众多的日记、自传、散文等第一手资料纳入考察范围,结合传记研究,精神分析,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成果,立足文本,以城市与文本间共通的“文本性”为切入点,探究小说中都市现代性的呈现,以及文字背后作者对城市独特的观照方式与文学想象。本文认为小说文本中的柏林是衣修伍德对城市文本进行阅读、想象、重构后的概念化城市,充满了作者个人的情感隐喻和意象表征,而文本虚构化的真实更精粹地突出在历史动荡年代的柏林,由极富活力的现代性都市走向熵化荒原的全过程,因而衣修伍德的叙述方式构成一种全新的城市“虚构传记写作”。本文首先对城市和文本的关系进行了概览。通过考据对比,指出小说中的“文本城市”与柏林在魏玛末期的社会文化实况存在出入,实际充满了衣修伍德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想象色彩。而这并没有削弱小说对这座现代都市命运的烘托,相反,柏林正是在小说虚构的语境中被赋予更加鲜活的真实感。论文进一步具体探讨《再见,柏林》文本中的城市呈现,聚焦都市现代生活和景观的双面性特征,揭示纳粹的疯狂发展带给城市面貌及心态的巨变,最终使都市熵化为一座现代荒原。最后,论文在结合现实与文本研究基础之上,回归作家主体,探讨衣修伍德都市书写背后的城市体验、心理反应、审美想象,并由此揭示出城市经历与记忆对作家自我艺术身份认知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 《再见 柏林》 都市现代性 虚构传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Introduction8-21
- Chapter One The City and the Text21-34
- 1. Reading the City:Berlin in the Thirties21-28
- 1.1 Weimar Modernism22-25
- 1.2 The Rise of Nazi25-28
- 2. Writing the City:Berlin in the Text28-34
- 2.1 Isherwood's City Imagination28-31
- 2.2 Fiction as Biography for the City31-34
- Chapter Two The Represented City:From Metropolis to Modern Wasteland34-54
- 1. Encoded Berliners34-41
- 1.1 Camera-eye Flaneur35-38
- 1.2 Cinematic Crowd38-41
- 2. Urban Pathologies41-48
- 2.1 Private Anxiety42-45
- 2.2 Public Inhumanity45-48
- 3. Urban Entropy48-54
- Chapter Three Urban Experience and Self-identity54-67
- 1. Urban Experience of Modernity54-59
- 2. City and Self-identity:An Eternal Outsider59-67
- Conclusion67-69
- Bibliography69-73
- Acknowledgements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elinek bekommt Nobelpreis[J];德语学习;2004年06期
2 ;Der Dom zu Berlin[J];德语学习;2007年03期
3 ;Der Deutsche Dom[J];德语学习;2007年04期
4 ;Das Deutsche Historische Museum[J];德语学习;2008年01期
5 ;20 Jahre-der Fall der Berliner Mauer[J];德语学习;2009年06期
6 ;"Auf eine Tasse Tee"(2)[J];德语学习;2011年05期
7 Peter Altenberg;;Furcht[J];德语学习;2012年01期
8 ;“Auf eine Tasse Tee”(3)[J];德语学习;2012年01期
9 Julia Franck;;Streuselschnecke[J];德语学习;2012年03期
10 ;,,Aufeine Tasse Tee"(5)[J];德语学习;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进;古雅兰;马芙蓉;;修改后Berlin量表诊断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准确性研究[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PetterKasprzar;;Preliminary Study of Community Diversity of Stechlin Lake in Berlin,Germany[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易燕林;游自立;尧德中;唐向东;周光耀;;比较STOP问卷与Berlin问卷在OSA筛查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核子可乐 译;安全意识提升攻略[N];计算机世界;2014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廖露蕾;设计新趋势:产品可持续能力[N];深圳特区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今;一部城市虚构传记:衣修伍德小说《再见,柏林》中的都市现代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毅;Berlin睡眠质量评估问卷对诊断OSAHS的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5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350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