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文类视角下的戏仿研究
本文关键词:互文性文类视角下的戏仿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现象,戏仿已成为当前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风头正健的关键词。戏仿在后现代时期的流行是因为它彰显了后现代多元、解构的精神要义,迎合了流行文化和大众时尚的口味。由此,对它的研究应该是多视角、全方位的立体透视。在多义范畴内的互文性应该是戏仿研究的一种正确路向。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3XJC880003)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戏仿是当今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热点话题。戏仿现象早已溢出文学领域,遍布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凡戏剧、影视、网络、建筑,甚至日常言谈,戏仿都无处不在[1]。“戏仿”(parody,又译作戏拟、谐仿、滑稽模仿)业已成为当前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风头正健的关键词。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论戏仿的讽刺锋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陈静;;《换位》:一个戏仿的世界[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谢琼;;《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戏仿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4 程军;;西方文艺批评领域“戏仿”概念的界定[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刘彬;;论非裔美国文学演进中的三种创作范式[J];求索;2012年01期
6 邱冬梅;;也谈“戏仿”与“恶搞”[J];社会观察;2006年08期
7 摩罗;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谈起[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01期
8 马英;;《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戏仿技巧的运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程军;;论自反性戏仿的批评功能[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鞠红;论低调陈述的特征和社会心理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杨玲;柯扬茜;;英汉篇章结构直线型/螺旋型批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段晋丽;;医学典籍翻译中的“信”与“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龙扬志;;一部诗剧与一个诗人的创作史[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韩永进;;城市创新的结构与符号逻辑——城市创新经济结构体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谢英;;现代汉语辞格研究中的用例问题[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U,
本文编号:1140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4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