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和《城堡》的意象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锦瑟》和《城堡》的意象比较研究
【摘要】: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和中国诗人李商隐,虽然所处的时空和地域迥异,但是他们作品所出现的"意象"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本文试图从"意象"的研究视角出发,进行跨越中西同种体裁的比较,来探讨二者作品"意象"的相似性、多义性和时代性。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03
【正文快照】: 钱钟书先生讲过:“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1]毫无疑问,对处于不同时空之下的作家在“意象”的创作上存在着共通性、可比性与差异性,而“意象”研究在文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意象(image)作为一个术语,人们在解读上存在着差异。然而,无论是中国古代文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若愚;周建国;;刘若愚《李商隐研究》之《锦瑟》篇译述[J];古籍研究;1999年02期
2 朱清华;卡夫卡与李商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章小燕;;从《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解读现代主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孙丽;;“等待”便是希望——简论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况汉英,辛敏;现代语言学参照下文艺理论中语言观念的转变[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4 况汉英,辛敏;现代语言学参照下文艺理论中语言观念的转变[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李庆;;空幻的自我,迷惘的灵魂——试析欧茨的短篇小说“何去何从”的现代主义文化寓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彭江兰;;试论《城堡》的表现主义特征中荒诞和真实的结合[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7 付玉东;;在荒谬中寻找自由的意义——解读加缪小说《局外人》人物形象[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彭红;刘志强;;探析标新立异产品设计的创意[J];包装工程;2012年08期
9 吴桂金;王敬群;;荒诞派戏剧:语言的无力与真实[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萧映;;世界性的同步——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J];长江学术;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芳;;反英雄、反小说、反荒诞——《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后现代特色评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廖四平;;论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3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4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永春;在后现代性的地平线上[D];山东大学;2005年
6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杜宁;中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批评的方法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宫寒冬;人的心灵世界的文化形式:宗教、艺术与哲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朱华阳;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姜江;悲喜交加的人生 笑中含泪的温情[D];南昌大学;2010年
3 叶倩;美学视野下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思考[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吉林大学;2011年
5 付平;论印象主义在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运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萨日娜;论左拉自然主义与《萌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昝佳佳;《我们的祖先》的神话原型解读[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马旖蔓;原始主义的现代回归[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闫伟;荒诞与真实之间横亘着死亡[D];海南大学;2011年
10 方艳彬;基督教文化视野下的《蝇王》释读[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莹莹;Kafkaesque──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J];外国文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海翎;李商隐无题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陶佳珞;化难为易 品出真意——读《李商隐诗集今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何剑平;李商隐无题诗之寓意与艺术创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孟修祥;论李商隐对楚辞的接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王全豫;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张力[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钱玉趾,马安信;李商隐《楚宫》新解[J];文史杂志;2003年02期
7 刘宣吉,王全豫;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张力[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张放,曾明;李商隐《马嵬》诗别有隐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9 宋卫泽;试论李商隐的情商与诗商[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10 李先秀;对李商隐心灵境界的探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恕诚;;李白与李商隐——兼论“三李”并称[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2 周建国;;李商隐无题诗、寄托诗考辨举隅[A];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杏花春馆[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农;李商隐恋爱的诗迹[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刘青海;李商隐诗:无题之诗为天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胡传志;半世情缘 千秋事业[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小宁;追忆一位灵心善感的诗人[N];人民政协报;2002年
5 戴平;情深义重 唯美清纯[N];中国文化报;2014年
6 彭君华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身世之感 通于性灵[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本版编辑 耿仲琳 田瑞昌;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N];文艺报;2007年
8 燕 平;专精独诣的扛鼎之作[N];光明日报;2005年
9 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 朱丽霞;李商隐研究的一部力作[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边东子;大言出物表,本性还天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美秋;纪昀评点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段莉萍;后期“西昆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芬;李商隐女冠诗及其文化精神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0年
2 罗桢婷;李商隐七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邹洵沂;论李商隐诗风的形成与独有心灵世界的外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孙琴;李商隐祭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余新;论李商隐的骈文理论及骈文创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杜可可;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学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丁洁琼;李商隐文学复古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俊海;李商隐骈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子闻;李商隐骈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钱晓琳;李商隐诗歌与骈文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4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4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