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诗与画
本文关键词:泰戈尔的诗与画
【摘要】:泰戈尔在年逾六旬之后开始绘画,在13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两三千幅作品,他的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其画作神秘晦涩的风格、幽暗混沌的色调,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痛苦、嘲笑、怀疑、挣扎,引发了对作品含义的争议,以及对泰戈尔诗歌与绘画孰优孰劣的论争。根据泰戈尔对艺术的理解和论述,诗歌与绘画均是其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表现手段,二者都是泰戈尔充沛的创作生命力的体现。诗歌的优美,与画作中的痛苦并不矛盾。从整体来看,二者都是符合泰戈尔"和谐"与"美"之标准的、具有韵律的作品。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印度文学中国20世纪传播史(13CWW015)
【分类号】:I351.072;J205
【正文快照】: 2010年5月,一场在德里举办的泰戈尔绘画作品展揭开了印度政府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的帷幕,时任印度总理的曼莫汉·辛格为展览致开幕词,随后其中的12幅作品在当年苏富比印度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出了1.5百万英镑的高价,比估价高出3倍。2012年,另一场名为“最后的收获:泰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元英;生命的永恒——激情与爱——简评泰戈尔散文诗集《吉檀迦利》[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郝玉芳;;论泰戈尔的自然观[J];东方论坛;2007年06期
3 韩斌育;;泰戈尔短篇小说的灵幻叙述与悲剧内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文斌;;泰戈尔的绘画创作实践及其绘画美学思想[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兴东;区域民俗审美的动力机制[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3期
6 李文斌;;泰戈尔的音乐创作实践及其音乐美观[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郝玉芳;;泰戈尔自然美学简论[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李文斌;;泰戈尔与屈原颂神诗歌比较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5期
9 王燕;;试论泰戈尔文学叙事中的现代性倾向[J];燕赵学术;2011年02期
10 虞乐仲;;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自由观探析[J];浙江学刊;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四新;;论泰戈尔的审美理想[A];东方丛刊(1995年第2辑 总第十二辑)[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锡南;英语世界中的印度书写[D];四川大学;2006年
2 曹瑞娟;宋代生态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李金云;论泰戈尔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元素[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谷剑飞;江南私家园林中窗的审美内涵[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郝玉芳;泰戈尔自然诗、自然观、自然美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丛萍;泰戈尔象征剧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卢川;中晚明西湖诗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晨曦;论傅天琳诗歌中的苦难写作[D];西南大学;2010年
6 范亮亮;现代文学视野下的泰戈尔来华事件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7 王菲菲;泰戈尔长篇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杂糅性[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8 莎米拉;《吉檀迦利》孟加拉原版与英泽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朱s,
本文编号:1141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4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