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呼啸山庄》

发布时间:2017-12-02 11:05

  本文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呼啸山庄》


  更多相关文章: 《呼啸山庄》 生态女性主义 艾米莉·勃朗特


【摘要】:《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社会,说明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作者单位】: 广东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在当时的文艺领域中,艾米莉以她对人性的思考,艺术上的创新意识,远远地走在前面”。“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奥波尼(Francoise d’Eaubonne)首次提出,是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和妇女运动结合的产物,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昕;;爱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郑兰;;《呼啸山庄》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王丽丽;;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红字》[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燕;浅析《苔丝》与《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马明明;韩娟;;论《呼啸山庄》和《简爱》中的哥特式风格[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9期

3 刘斯敏;;爱恨共辉煌——《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形象创作赏析[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贺道中;;从对恶的放纵到理性的回归——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的复仇[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5 韩文菊;曲雯;;语法翻译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存在价值[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蒋天平;;上帝还是恶魔?——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中的父性[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7 韩国华;熊立久;;人性的扭曲与复苏——电影《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剖析[J];电影文学;2009年18期

8 李照冰;;外国电影中英语对白的特点及其翻译[J];电影文学;2010年10期

9 王军霞;车勇鹤;;电影《永不妥协》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15期

10 石晓红;;论《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风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志红;;《道德经》的西方生态旅行:得与失——比较文学视野[A];第三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冬梅;种族、性别与自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杨丽;杰克·伦敦三部“成长小说”中的性别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宁梅;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于倩;书写信仰:玛丽莲·罗宾逊小说中的宗教元素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春玲;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呼啸山庄》杨苡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春青;完整的生存[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李惠珍;创伤叙事:再读《父亲的微笑之光》[D];华侨大学;2011年

4 陈颖;他者的建构和寻找自我[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李昕潮;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乐萍;性别斗争之场:《呼啸山庄》女性译家译本与男性译家译本对比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赵秋篱;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考察“在”字短语[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罗雪林;《呼啸山庄》两个译本中隐喻翻译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锐;《父亲的微笑之光》之妇女主义解读[D];湖南大学;2012年

10 王柳;简·奥斯丁与张爱玲女性观之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婷,谢鹏;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J];求索;2004年04期

2 高万隆;女权主义与英国小说家[J];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02期

3 关涛;女性新形象——第三类女性——评《红字》中的海丝特[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李秀艳;《红字》的一种解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李争;从《红字》谈霍桑的女性意识[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D];湘潭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彬;《呼啸山庄》:灵的经验与诗的创造[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石爱民;对《呼啸山庄》中的叙述者耐莉·丁恩的几点置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朱亚宁;《呼啸山庄》四题[J];书屋;2003年11期

4 陈键;爱与人性——《呼啸山庄》的主旋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Z1期

5 许端;再现本体的图画——再读《呼啸山庄》[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治康;《呼啸山庄》的女性意识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胡善贵;《呼啸山庄》的另一条主线:苦难中的爱之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刘永杰;《呼啸山庄》中地名和人名的意蕴解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9 惠静蕊,杨金华,吴华卉;从理性和非理性角度看《呼啸山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王永春;《呼啸山庄》的人性论结构[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燕南;;横看成岭侧成峰——论《呼啸山庄》中隐含的心理学类型和原型意义[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刘春慧;;论《呼啸山庄》叙事视角的形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桂花;《呼啸山庄》首印版11.4万英镑拍卖成交[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凸凹;《呼啸山庄》[N];北京科技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明;《呼啸山庄》中的自我观[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徐小霞;《呼啸山庄》[D];兰州大学;2006年

3 刘璃,

本文编号:1244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44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