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都柏林人》中的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17-12-02 09:05

  本文关键词:《都柏林人》中的女性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都柏林人》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摘要】: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早期作品,小说表达了爱尔兰人精神瘫痪的主题。在乔伊斯看来,那个时代的女性处于深重的压迫之中,那时的女性已不再是麻木的,女性意识已初步觉醒,她们已经开始与当时的男权社会相抗争,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力,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如《一段痛苦的往事》中的埃米莉·思丽克、《母亲》中的卡莉夫人、《伊芙琳》中的伊芙琳及小说的压轴篇《死者》中的三位女性都具有这样的觉悟和初步的抗争意识。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分类号】:I562.074
【正文快照】: 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作家、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英国众多作家中的佼佼者,乔伊斯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创作手法闻名于世,是后现代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目前,大部分评论家都认为,乔伊斯的作品主要描写男性,而以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其作品则少之又少,随着女性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珍珠;;《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王茜;;解读乔伊斯《死者》的女性意识与创作观[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燕;;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尚必武;评《阿拉比》的艺术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艳淑;;心灵之旅的幻灭——浅谈《阿拉比》中的意象运用和象征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瞿云婕;;《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意象体系的嬗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5 周莹莹;;从小说《梅西所知道的》中的疏离意识来看詹姆斯的现代情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殷学莲;;试论《无名德裘德》中的异化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陈婷婷;;从浪漫主义到自然主义——论岛崎藤村《破戒》中的自然主义倾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8 张鹏飞;;论《金瓶梅》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文本叙事范式的比照情趣[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陈勇;;关于国内对乔治·奥威尔研究的述评——以20世纪50~90年代的研究为据[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胡晶;;浮生若梦,彼岸无花——谈詹姆斯·乔伊斯希望的幻灭[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静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6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丁礼明;劳伦斯现代主义小说中自我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李为民;《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三部文稿中性描写的差异与表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庞荣华;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胜明;文化旅行理论视野下的《印度之行》[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琪;心灵的风景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艺术[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尤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伦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恬;从《虹》和《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的小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水四;《都柏林人》顿悟艺术特色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孔德鑫;爱·摩·福斯特的“联结”之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贤蓉;论阿诺德·贝内特《克雷亨格》中的父子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8 彭龙富;人性的限制与突围[D];湘潭大学;2010年

9 孙亮;论约翰·高尔斯华绥《有产业的人》中三类福尔赛人的责任观[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艳飞;戈尔丁对荒岛文学的继承和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国杰;王嘉美;;从《死者》看乔伊斯的民族意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余向军;论小说反讽叙事的美学功能[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3 汪正龙;;说反讽——对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范畴的考察[J];人文杂志;2007年03期

4 郭军;乔伊斯的“灵悟”美学及其在《肖像》中的应用[J];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珍珠;;《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缪春旗;;论《都柏林人》中女性的“角色作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杨洋;;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夏芳;;析《都柏林人》的现代主义特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蓝玉;;《都柏林人》的出版:一位艺术家的执著追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徐中锋;;不彻底的“顿悟”——试析《都柏林人》中的一位女性艺术形象依芙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李学瑜;;虚无精神的缩影——《都柏林人》主题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李晶;;《都柏林人》瘫痪边缘的女性们[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9 武术;;《都柏林人》艺术技巧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于海;谢永贞;;从瘫痪到重生——《都柏林人》主题评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惠雯;沉默的美学[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震红;论《都柏林人》景观与场景中的精神瘫痪主题[D];河北大学;2008年

2 常亮;《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和社会性别建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汤开艳;《都柏林人》中的同情之叙述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轩;论《都柏林人》的不确定性[D];河北大学;2011年

5 白玉;论《都柏林人》中的现代主义特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赵彩莲;《都柏林人》镜中的世界[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玺;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瘫痪[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加永;对《都柏林人》的语用文体学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琨;共同的精神危机—论爱德华·P·琼斯《迷失城中》对《都柏林人》的继承与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美娟;《都柏林人》中的艺术手法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4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44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