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西方文论中形式概念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12-03 18:11

  本文关键词:西方文论中形式概念的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西方文论 形式概念 变迁


【摘要】:形式是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文艺学中对形式概念的理解和阐释直接关涉到对文学的总体观念的把握。为了对西方文论中形式概念的变迁有一个科学、系统的阐述,本文将从宏观上以四种形式类型为基础对西方文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形式概念作具体的考察并对形式概念的发展脉络作全面系统的梳理。总体而言,西方文论中形式概念的演变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作为形而上学本质层面的形式。这种形式作为共相存在,对读者与艺术作品的审美联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数理形式、理式、先验形式等。二是作为作品内部要素结合关系的形式。这是形式的基本内涵之一,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多年。三是作为与作品内容相对的形式。如文学形式即文学语言、创作规则和风格形态方面的形式。四是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作品构成论、本体论意义上的形式。如形式是作品内容的深层逻辑。从古希腊至今,受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哲学背景和文艺思潮的影响,每个历史阶段产生和盛行的形式涵义都不同。有的形式概念内涵从古延续至今,有的只流行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就消失不见了。在具体的艺术发展实践中,不同的文论家所给定的形式概念都不同,形式概念所产生和创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形式概念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同的体现。但基本上,西方文论中各历史阶段出现的形式内涵都被囊括在了这四种基本的形式概念类型之中。所以对这四种形式概念类型中的主流内涵何时、何以出现在西方文论中的顺序进行梳理可以清晰明了的建构西方文论中形式概念的发展脉络。这对我们理解西方不同历史阶段文学理论著作中的形式概念和更好的学习西方文学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莉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伊格尔顿政治批评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肖瑶;;神性 诗意的终点——论第三极神性诗写的诗歌主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王炳社;;形式思维与艺术创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4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解玉斌;谢建明;;在“语境”中重构观念——观念艺术的语言观念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6 李幸;孙健;;简析女性主义文学批判[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7 陈巍;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美学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金永兵;邓韵娜;;新时期30年我国文学理论流派的萌芽与雏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寅;吴春艳;;“和声”词义的历史辨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周立;试析服装的象征性[J];包装工程;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林;;历史·记忆·经典化写作——何大草小说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农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谭好哲;;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张冠华;;危机:文艺理论的正常状态——“危机”话题讨论之后的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马前;;文学理论与“苏联模式”[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傅星寰;;政治中人的“异化”——珂塞沃伊形象解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8 王金龙;;文艺学中形式范畴的语义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9 张冠华;;新时期文艺理论界四“癖”之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10 赵志军;;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兼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国如;超越他者,成为主体[D];河南大学;2011年

8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学艳;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过度阐释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袁雯;语文教学的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庞红蕊;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10 张琳琳;黎巴嫩女作家哈南·谢赫小说《泽赫拉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249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49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