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中的“欲望”母题刍议
本文关键词:世界文学中的“欲望”母题刍议 出处:《昭通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欲望这个主题在世界文学中频频出现,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母题。以欲望为切入点,论述世界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名利欲望、复仇欲望、青春欲望、爱情欲望以及生存欲望。通过深入挖掘人类占有的有限性及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从而窥视人性被欲望扭曲与反噬的过程。
【作者单位】: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外语系;
【基金】:201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K2013B188) 2014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4WW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人皆有七情六欲,欲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是欲望作用的客体。离开客体谈欲望,欲望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欲望对于人来说,总是有着某种促进或者抑制行为的作用。把欲望比作黑夜里散发着微光的灯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素娣;;被异化的“天堂”里的荣光——论《呼啸山庄》对传统基督教文化的反叛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宋波;;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的爱与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3 王秀红;;复杂叙事系统里的中心人物——简评纳莉在《呼啸山庄》中的多重角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4 张云军,左天骄;浅析《呼啸山庄》中的“恶魔”与“天使”形象[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王禄芳;;扭曲人性的至深情感——《呼啸山庄》与《宝岛少女成功记》人物比较分析[J];长城;2009年06期
6 李轶群;;难以界定的身份象征——《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性格分析[J];长城;2010年12期
7 郑金霞;;《呼啸山庄》之爱恨情仇——希思克利夫艺术形象解析[J];长城;2011年10期
8 杨天地;;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艺术赏析[J];长城;2012年02期
9 张悦;陈惠良;徐蓓;;通过精神分析法试论希斯克利夫人物心理[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10 罗雪林;;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呼啸山庄》的翻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慧;叶塑;;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希斯克利夫性格及其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红玉;浮出翻译史地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夏文静;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海玲;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马慧;叶芝戏剧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红卫;哈罗德·品特戏剧伦理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学谦;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获奖作家作品之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颖;《呼啸山庄》及其中译本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何春玲;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呼啸山庄》杨苡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丽萍;[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易晗静;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角度评《呼啸山庄》中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雯;《呼啸山庄》中文译本杂合现象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奚霞;自然与文明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亚平;协调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性别翻译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8 徐维;《呼啸山庄》两种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毛立京;试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D];山西大学;2006年
10 钱晗颖;中国女性主义翻译中译者性别身份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尔曼多·尼希,王林,石川;全球文学和今日世界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2期
2 常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3 钟翔;这里有“真知灼见”——读《世界文学真髓》[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4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1期
5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5期
6 李滟波;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新解——评介大卫·达姆罗什著《什么是世界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4期
7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19期
8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20期
9 何林涛;;在世界文学大花园中漫步[J];出版广角;2007年03期
10 金惠敏;;球域化与世界文学的终结[J];哲学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思孝;;马克思“世界文学”的现实意义[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宁;;“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3 田文信;;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魏善浩;;20世纪世界文学神话回归现象论纲[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王宁;;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世界性[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6 戈宝权;;谈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A];茅盾研究(第二辑)[C];1984年
7 李正文;;茅盾佚简五封的发现及其他[A];茅盾研究(第七辑)[C];1999年
8 侯洪;;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出版——新时期文学及社科类期刊出版的话语分析[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9 王本朝;;中国的“哈姆雷特”:过渡时代的郭沫若及其矛盾处境[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構;“世界文学在花园”让读者走近经典[N];文艺报;2007年
2 记者 王玉;用开阔的眼光审视世界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陈众议;世界文学:民族文化的染色体[N];文艺报;2011年
4 王宁;重建世界文学的中国版本[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余中先 黑丰;《世界文学》:为中国文坛引来“天火”的杂志[N];文艺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任成琦;林语堂故里要建“世界文学小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7 南京师范大学 高远;翻译有道的世界文学百年经典[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世界文学》主编、翻译家 余中先;异域题材:世界文学的一道风景[N];深圳特区报;2012年
9 比利时 赛奥·达恩 杨肖 译;消沉与兴起:世界文学在扬弃中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苏州大学文学院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 季进 教授;以平常心态面对世界文学共同体中的不同他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2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阎冰;世界文学交响中的本土声音[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伊;归来的陌生人[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5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2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