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光滑思维下身份认同的流动——论谭恩美的自传小说《接骨师的女儿》

发布时间:2017-12-24 03:05

  本文关键词:光滑思维下身份认同的流动——论谭恩美的自传小说《接骨师的女儿》 出处:《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光滑空间 纹路空间 身份认同的流窜性 《接骨师女儿》


【摘要】:传统空间概念是一个同构型、总体化的概念,像纹路一般分明、辖域明确,以等级制、科层化、既定的封闭结构与静态系统为特征;这种"纹路空间"(striated space)路线固定、依循轨迹、有边界、有分界点。"光滑空间"(smooth space)是一个相对于"纹路空间"的概念。"光滑空间"指涉的是一种"无中心"、"无终点"式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经常处于变化与不断生成的状态;其特征是开放、辖域不明、没有等级限制、没有边界、没有分界点、也没有上下阶层和特权区块、是无意识形态、如游牧般的存有状态:它主要由欲望机器和意识流窜所掌控,为事件(并非事物)所占有,是个动态系统的开放结构。在美国社会空间中一向存在着类似"纹路空间"般的静态封闭结构,族裔的身份属性常常囿限于一个似纹路般带有等级科层的既定框架。各类文学作品尝试突破这样一个组织结构。而身份认同一直是华裔美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本研究以谭恩美的《接骨师女儿》中三代母女的生命经验在空间移动的转换为焦点,析论在美华裔突破"纹路空间"限定,以"光滑空间"概念下的开放转化身份认同的过程。
【作者单位】: 台湾体育大学;
【基金】:台湾体育大学2013年度专题研究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1.弱势族裔生命书写的转向谭恩美(Amy Tan)在21世纪开端出版了书写三代女性生命历程的家族自传《接骨师的女儿》(TheBonesetter’s Daughter,2001)。与过去华裔文学以讲述者口述(oral storytelling)为主的“说故事”(talkstory)传承不同,1串连本书主轴的是上两代女性书写手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蒲若茜;;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历史再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建会;;历史记忆的书写与华裔美国自传、传记文学——以李健孙的《追寻赫本》为例[J];英语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严又萍;族裔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丁敬芝;论伍慧明的《骨》中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协商[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雪晗;论谭恩美小说中母亲的中国记忆[D];暨南大学;2012年

3 徐林丽;双重边缘文化语境下的美国华裔女性书写[D];南昌大学;2012年

4 冯靖茹;谭恩美小说的记忆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艺婕;论谭恩美小说的艺术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莹;美籍亚裔女性身份的困惑与探寻[D];延边大学;2014年

7 黄玉洁;颠覆与重构[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岸青;;命运和信仰——谭恩美新作《命运的对立面》解读[J];当代文坛;2006年04期

2 卢俊;;谭恩美的新作《拯救溺水小鱼》[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3期

3 谢燕燕;;真实的假象,假象的真实——论谭恩美《拯救溺水鱼》中的全球传媒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郑新民;;谭恩美:为苦难而写作——《救救溺水鱼》评论摭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魏青;;谭恩美作品对女性的关注[J];学理论;2010年13期

6 曾小月;刘倩;;谭恩美小说三维交叉模式探析——以《灵感女孩》为个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军;杨大亮;;拯救香格里拉的“他者”——解读谭恩美的《沉默之鱼》[J];名作欣赏;2011年18期

8 张利敏;;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黄惠;夏楠;;从冲突到和谐——论谭恩美《接骨师之女》对生态影像的书写[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马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谭恩美作品伦理主题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子未;华裔作家谭恩美:教你面对他人苦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本报记者 康慨;谭恩美幽灵小说登上畅销榜[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李景端;“译写”替换翻译绝不可取[N];文艺报;2007年

4 古榕;谭恩美的喜与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士曾;谭恩美笔下的灵异东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美国]沈宁;谎言与真话[N];文学报;2006年

7 张陟;将闹剧进行到底[N];文艺报;2007年

8 温辉;香港国际文学节3月开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舒晋瑜;翻译乎?改写乎?“译写”模式惹争议[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锦辉;论谭恩美的文化身份观及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军凯;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D];湘潭大学;2009年

3 李沙沙;谭恩美《拯救溺水鱼》里的游客凝视与霸权心态[D];南京大学;2011年

4 葛兰;论谭恩美四部小说的叙事策略[D];新疆大学;2006年

5 宋芳;论谭恩美小说中西文化交织的命运观[D];江南大学;2011年

6 王秀莲;谭恩美作品中的伦理主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靖茹;谭恩美小说的记忆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潘磊;论谭恩美小说中的“还乡”主题[D];黑龙江大学;2013年

9 赵国锋;谭恩美小说《接骨师的女儿》中的道家印迹[D];山西大学;2009年

10 胡锐;谭恩美小说中因果论的文化阐释[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6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26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