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之旅—阿特伍德《荒野指南》的拉康式解读
本文关键词:寻找自我之旅—阿特伍德《荒野指南》的拉康式解读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享有“加拿大文学女王”之美誉,《荒野指南》被认为是其最成功的短篇小说集。评论家们多从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等角度对这部小说集进行研究,亦有学者运用弗洛伊德的“意识与无意识”理论对它进行解读。本文试图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三界理论(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研究其中四篇主题相关的小说:《泥潭人》、《黑暗中的伊西斯》、《死于风景之畔》和《毛球》,从个人、女性、民族三个维度探讨其中体现的身份危机与自我重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引言概括了阿特伍德的生平及前人对《荒野指南》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三界理论。第二部分在个人层面上对三位主人公的寻找自我之旅进行了探讨:朱莉爱慕并崇拜自己的已婚教授,渴望通过认同他来建构理想自我,但这段关系受到外界的鄙夷与否定,朱莉最终认同了社会主流观念,并建立“社会化的自我”;路易斯把朋友露西当做“完美自我”,随着露西死于风景之畔,路易斯也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因此她通过收集风景画来寻回露西,寻回失去的那部分自我,并渴望建立“完整的自我”;赛琳娜象征着理查德的“理想自我”和文学梦,因此随着赛琳娜对文学的放弃和死去,理查德感觉自己失去了希望和自我,由此他通过文学书写赛琳娜,予她重生,并实现自我的重构。第三部分在女性层面上分析了小说中女性在两性关系、工作、家庭中面临的身份危机,并将其原因指向女性生活中“看不见的镜子”——他者的凝视,他人的评价与期许为女性建构起了虚拟的镜像世界,女性在此世界中迷失了自我;要建构理想自我,女性必须勇于打破镜像,并从男性视野中解脱自己,以此实现自我的重构。第四部分在民族层面上探讨了加拿大的身份建构问题,并从加拿大的历史定位、强邻美国的影响及本国民族文学的建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认为加拿大的历史定位应摆脱对英殖民地身份的眷恋,并理智对待强邻美国的影响。同时,加拿大民族文学的建立应避免对英美文学的跟随与模仿,需挖掘和创作本土神话,建立加拿大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霞;;为恣意放纵的欲望买单——评阿特伍德新作《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J];译林;2009年04期
2 GULU;;跟着阿特伍德去加拿大[J];新青年(珍情);2009年03期
3 丁林棚;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主题的反复再现[J];国外文学;2002年01期
4 王丽莉;;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评玛·阿特伍德的小说《盲人杀手》[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2期
5 丁林棚;;女性的语言:论阿特伍德小说中女主人公的自我构建[J];欧美文学论丛;2002年00期
6 陈秋华;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表现、原因和出路[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7 仇俐萍;精湛的艺术 丰富的内涵——评阿特伍德的《猫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柯倩婷;;受害者的抵抗——论阿特伍德的《强奸幻想》[J];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9 李娟;;回顾与反思: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阿特伍德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欧翔英;;厨房里的革命及反革命——读阿特伍德的恶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童蔚 编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幻想与牺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薛忆沩;在黑暗中窥探[N];南方周末;2007年
3 康慨;阿特伍德新作误撞SARS[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韩忠华;《盲刺客》——张卷着的华丽挂毯[N];深圳商报;2003年
5 刘意青;存活斗争的胜利者——加拿大女小说家[N];文艺报;2002年
6 高度 (编辑);活在死者的阴影中[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康慨;盲眼刺客[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移民家族小说意外获胜[N];中国妇女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霞;反抗与生存[D];苏州大学;2009年
2 张雯;身体的囚禁,,精神的逃离[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岳琳;阿特伍德三部小说中的荒野意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2 宋爽;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诗人列传》及《跳舞女孩》翻译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严莉莉;“动物即我们”-小说《洪水之年》动物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吴佳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浮现》中的身体政治与女性主体性建构[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静;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重构经典的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黄燕玲;寻找自我之旅—阿特伍德《荒野指南》的拉康式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何晨;论阿特伍德小说创作中溺水意象的多重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田雨;从《可以吃的女人》和《预言夫人》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性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s
本文编号:1334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3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