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与《永别了,武器》悲剧意识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00:20
本文关键词:《西线无战事》与《永别了,,武器》悲剧意识比较研究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杰作,《西线无战事》和《永别了,武器》中的青年同处于战乱纷飞的年代,都是从纯真、热血、朝气蓬勃的青年演变为失望、空虚、痛苦、迷惘的典型,他们苦苦挣扎在各个生存困境中却找不到出路,在他们的身上都浸透着浓厚的悲剧意识。他们的故事来源于两位作家的亲身经历,雷马克和海明威都参加过战争,战争带给他们的是无法排解的迷惘、孤独和绝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现实抗争,结果却总是让人唏嘘。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作家的这种悲剧意识自然渗透于其作品中。虽然都是体现人与生存困境的矛盾中的悲剧意识,但因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生活经历以及个人价值观的不同,《西线无战事》和《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也有所差异。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部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在劫难逃的命运,比较分析作品中战争和死亡这两种在劫难逃的命运的异同。第二章无法调和的矛盾,比较分析作品中两大主要矛盾的异同,分别是生和死的矛盾,梦想和现实的矛盾。第三章自我觉醒的意识,按照发展过程将两部作品中的自我意识分为迷惘、孤独和绝望三个阶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本次研究的收获。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6.4-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宏丽;;回不去的过去:论《西线无战事》中的回忆叙事[J];考试周刊;2011年31期
2 王建军;;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张丽;孙周年;;死亡·孤独·抗争——论海明威作品的悲剧意识[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苏伟丽;;海明威的作品风格及其悲剧意识[J];作家;2009年02期
5 章妍;王萍;;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人生意义[J];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尹燕;;战争带来的迷茫——评海明威《永别了武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张黎明;;中西方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之比较[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谢劲秋;论悲剧意识及其表现形式[J];外国文学;2005年06期
9 何亚惠;伍尔夫的悲剧意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陈雷;海明威作品中的“青年因素”[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军;迷惘如梦[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蒙敏莉;雷马克《小说西线无战事》中的青年人形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5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3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