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民间的沉浮与品格显像——朝鲜文学论著《李钰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1-01 20:26

  本文关键词:民间的沉浮与品格显像——朝鲜文学论著《李钰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研究》述评 出处:《外国语文》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李钰 历史书写 科学的价值 传统叙事 古纳 味外味 文化区域 主体性 市民阶层 政治现实


【摘要】:正作为一个处于话语边缘的民间写作者,朝鲜朝时代文人李钰饱经政治主流的禁锢与流放,也几近为主流历史书写所遗忘。然而,他的孑然独立的思想与文艺精神,必然穿透历史的琐细与迷雾重返当代的文化解读场域,将一次次被有文学良知与智慧的学者所发掘与书写。这也正是任晓丽教授的《李钰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研究》一书的旨意。浓厚的史学深度、文学独立品格显像与人文情怀关照使得这部论著的当代解读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Abstract]:As a folk writer on the edge of discourse, the Korean literati Li Yu suffered from the political mainstream imprisonment and exile, but also nearly forgotten by the mainstream historical writing. His independent thought and spirit of literature and art will inevitably penetrate the trivia and fog of history and return to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It will be discovered and written again and again by scholars with literary conscience and wisdom. This is precisely the purpose of Professor Ren Xiaoli's the study of Li Yu's Literary thought and Literary creation. The image of independent character of literature and the care of humanistic feelings make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is work very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朝鲜朝后期文人对中国明清小品文的接受与传播研究”(14BWW021) 2014年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我国生态小说独立品格建立与文学史价值理估”(L14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12.06
【正文快照】: 作为一个处于话语边缘的民间写作者,朝鲜朝时代文人李钰饱经政治主流的禁锢与流放,也几近为主流历史书写所遗忘。然而,他的孑然独立的思想与文艺精神,必然穿透历史的琐细与迷雾重返当代的文化解读场域,将一次次被有文学良知与智慧的学者所发掘与书写。这也正是任晓丽教授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上海文学;1994年01期

2 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史重构的价值评估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旺生;在“言志”与“摹仿”之间——兼与曹顺庆先生商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杨成虎,钱志富;“隐我”与“显我”——王维与华滋华斯山水诗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比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刘若凌;;论赵树理笔下的民间世界的建构及其迷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凤卓;;《活着》:民间·苦难·审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巴登绒波;;论当代中国文学作家创作立场的民间转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6 王万洪;;刘勰文气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凤卓;;“民间”与“庙堂”的审美象征——论《檀香刑》孙眉娘、钱夫人的审美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徐结平;杨雪;;文化批评视阈下的中西爱情诗[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邓亚雄;翻译与时间[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郭洪雷;;现代文学史观的“盛世”忧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会敏;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7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邹欣星;民间:从想象到消费[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顺中;论王国维的诗学观[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从义;沙汀三四十年代小说对乡土民间的书写[D];南昌大学;2010年

6 林毓君;和谐之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婷;《论语》中文化负载概念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诗桐;论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立场[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玲娜;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顾晓禹;基于“三美”理论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歌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德发;重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意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天涯;1997年05期

3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钰:永远的漂亮女人[J];商周刊;2009年07期

2 吕超然;;李钰:我与邵兵的爱已成往事[J];八小时以外;2007年10期

3 西西;;李钰之死[J];人人健康;2009年07期

4 ;和你一样年轻──记龙岩市地税局局长李钰福[J];福建税务;1995年12期

5 王舒;;“筝”途不畏难立志苦登攀[J];乐器;2013年09期

6 郝金娥;马运莲;;看我一展风采[J];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10年11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新红;李钰调研指导羊沙乡教育实践活动[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4年

2 记者 程岳峰;李钰在州政府系统部门负责人会议上指出 确保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3 周正;要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4 记者 王朝霞;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电视电话会议[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5 记者 刘彦斌;李钰赴卓、临、迭、合四县市检查指导救灾工作[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6 记者 张继元;李钰赴双联行动联系点开展慰问活动[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3年

7 杜新红;李钰督查合作玛曲“五大战略”实施情况[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3年

8 记者 张淑瑜;把握重点 稳步推进《实施办法》的落实[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9 杜新红;李钰深入双联点开展调研宣讲活动[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4年

10 记者 李建舟;把校舍建成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工程[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晓丽;李钰文学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66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66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