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夏目漱石的《心》

发布时间:2018-01-09 14:01

  本文关键词:论夏目漱石的《心》 出处:《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时代性 社会性 变化 悲恋


【摘要】: 如果说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反对的人可能不会太多。日本人对他的尊崇,从把他的肖像放在千元大钞上,可见一斑。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受到日本年轻人的喜爱,丝毫未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心》是漱石文学全盛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讨论与重视。 本文通过三个部分来阐述夏目漱石的这一作品。 首先,是关于老师与K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心》这一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如“先生”、“静”、“K”、“我”“我的父母”等,但是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老师”与“K”,而且他们并不简单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更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代表,既他们显示出了一定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并且他们自杀的理由也与此息息相关。所以在本部分中将以此为中心重点阐述。 其次,是对“静”的研究,这一部分将以“静”的心态变化为重点。“静”从少女时代,即与“先生”结婚之前对“先生”的完全信任甚至是完全依赖,转变为后来的迷茫,怀疑,不知所措。这其中的转变都深藏着巨大而深刻的原因。论文中将对“静”的心态变化做详细阐述。 最后,从悲恋小说这一角度来审视这部小说。显而易见,《心》中到处充斥着悲剧色彩。“先生”对恋爱与婚姻的矛盾心理,“先生”在遗书中所显露出的悔恨,以及“静”在婚姻生活中遭受的不幸等等。论文的最后将以此为线索分析小说的悲恋色彩。 此次论文将以夏目漱石的作品《心》为中心,通过阅读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来总结前人思想的精髓,另外更多的想发表自己对小说的想法和看法,挖掘小说更深层次的东西。
[Abstract]:If Natsumi Shu-shih is the greatest writer in modern Japan, there may not be too many people against him. The Japanese respect him from putting his portrait on a thousand dollar bill, as can be seen to this day. His works are still loved by young Japanese, not faded by the changing times. Heart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Shushi literature in its heyday, which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and paid attention to internationall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ree parts to elaborate this work of Naturai Shushi. First of all,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s in this work, such as "Mr.", "quiet", "K", "I" "my parents" and so on. But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s are "teacher" and "K", and they are not simply a character in the novel, but also a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time. The reasons for their suicide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is, so we will focus on this point in this section. Second, the study of "quiet", this part will focus on the "quiet" mentality change. "Jing" from the teenage age, that is, before marriage to "Mr." full trust in "Mr." or even completely dependent.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confusion, doubt, confusion and confusion. There are great and profound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This paper will elaborate on the change of "quiet" mentality. Fin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ad love novel, it is obvious that the heart is full of tragic color. "Sir" in the suicide note revealed regret, and "Jing" suffered in marriage and so on. Finally, the thesis will use this as a clue to analyze the sad color of the novel.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Natsuke's work "Heart", through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ated materials to sum up the essence of previous ideas, in addition to more want to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and views on the novel. Dig for something deeper in the novel.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玲;;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浅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3期

2 姜磊;;我国叙事文学中的妓女故事与意识形态[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杨珂;浅谈流行色的发展规律[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3期

4 欧阳绛;;思维的时代性和思维的现代化[J];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5 姜淑燕;;茅盾现实主义小说“时代性”内涵之发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6 崔永;社会价值评价的时代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王小飞;;解析艺术作品在欣赏中的复杂性与时代性[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8 李耐国;简析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周淑敏;汉语与佛教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沈鹤军;技能学习和心境变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其沛;战秀琴;金星;吕微微;;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及其对早期德育的启示[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张永江;;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张绍忠;农加地;;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期性、全民性、时代性[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永江;王志意;;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徐霞;季浏;姚家新;苏文涛;;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人口统计学、身体锻炼变量的关系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李海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民族性、现实性与时代性的统一[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7 李超;;我校园招聘会插上网络的翅膀将获得新生[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C];2008年

8 何锋;;新准则固定资产减值变化及税法差异处理[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懋奎;;90年风雨钨业路[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张秦英;陈俊愉;魏淑秋;;梅花在中国分布北界变化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树华;地域性 时代性[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张淑君 李宏;体现时代性 富于创造性[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书法艺术的“时代性”不能脱离传统[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陈绍泽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增强时代性 提高实效性[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5 蒙俊怡 王学伟 王西峰;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N];中国国防报;2002年

6 记者 谢克俭;居云峰:应关注科普的目的性、层次性、时代性[N];福建科技报;2009年

7 高玉春;实用性 时代性 科学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中科;天津市科协让科协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中共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实践贵州精神 勇做时代先锋[N];黔西南日报;2010年

10 高劲彪 太化集团有限公司;创新,才能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N];山西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静;中西方人“社会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夏凤梅;《老乞大》四种版本词汇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宏恩;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变化与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5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7 张东宁;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化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6年

8 何汉明;基于角色的多智能体社会模型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高艳梅;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崔丽丽;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目标演化与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洁;论夏目漱石的《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2 周智健;转型期中国工人阶级新变化探析[D];新疆大学;2008年

3 姚成胜;岳麓山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苗守艳;《列子》心理动词语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涛;SG公司“边缘—精进战略”的进程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杨静;杭州市居民对城市居住环境评价的比较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茅倬彦;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的时间空间变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石晓丽;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吕春双;对FIG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留晓婷;我国外资政策工具选择变化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1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401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