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帕斯捷尔纳克小说艺术探索的开端

发布时间:2018-01-10 23:18

  本文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小说艺术探索的开端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帕斯捷尔纳克 小说 《最初的体验》


【摘要】: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最初的体验》是作家小说艺术探索的开端,这部作品在情节结构上具有多层次、剪辑性、故事性弱化等特点。作品经由若干主要人物形象,传达出作家青年时代的种种印象与感受、体验与记忆,并表达了他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渗透着自传—回忆录因素。这一切,连同作家在语言运用上的试验与探索,都为他后来的小说写作、直至《日瓦戈医生》的完成提供了铺垫。
[Abstract]:Pasternak's novel "the initial experience"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artistic exploration of the writer's novel, which has multi-level and clipping character in the plot structure. The works convey various impressions and feelings of the writer's youth, experience and memory, and express his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ife. All this, together with the writer's experiments and explorations in the use of language, paved the way for his later novel writing until the completion of Dr. Zhivago.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学视域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12BWW02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The Beginning of Pasternak’s Novel Creation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既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又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在小说创作方面,除了广为人知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之外,他还写有13篇中短篇小说。《最初的体验》(1910—1912)是帕斯捷尔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潘啸龙;朱瑛;;潘岳人品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赵春霞;;试比较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雕塑作品的存在方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7 王丽;;被诅咒的家族——论尤金·奥尼尔家族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林芳;荣吉;;论戏剧艺术中的独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李岩;;关于“经典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苗吉友;蒋雪丽;;转变我们认识文学本质的思维方式——几种文学本质观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周惠;;接受视阈中的经典建构——以现代文学史及相关研究对茅盾的接受为例[A];茅盾研究(第12辑)[C];2013年

6 慕晓东;;风景园林批评的可能性:兼论历史理论、实践与批评的关系[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7 项念东;;“诗学考据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诗学问题[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国文论的两轮[C];2009年

8 吴中胜;;有意义的声音——乾嘉诗学谈声韵[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四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情境[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庆侠;论阎连科小说的“寻找”主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蕴璞;;帕斯捷尔纳克诗二首解读[J];名作欣赏;2006年17期

2 张纪;;论帕斯捷尔纳克的艺术观[J];求索;2013年06期

3 帕斯捷尔纳克 ,肇明 ,理然;帕斯捷尔纳克诗二首[J];苏联文艺;1984年01期

4 叶夫根尼·帕斯捷尔纳克 ,于林;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与诺贝尔奖[J];苏联文学联刊;1991年02期

5 郑滨;巴黎报道近年来帕斯捷尔纳克研究专著出版情况[J];苏联文学联刊;1991年02期

6 奥库贾瓦;帕斯捷尔纳克是我一尊神[J];俄罗斯文艺;1998年02期

7 帕斯捷尔纳克;;帕斯捷尔纳克诗选[J];新世纪文学选刊(上半月);2009年03期

8 帕斯捷尔纳克;;二月[J];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02期

9 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J];语文世界;2001年Z1期

10 顾蕴璞;有形中的无限——帕斯捷尔纳克《诗的定义》赏析[J];名作欣赏;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家新;奥丽嘉与帕斯捷尔纳克[N];财经时报;2005年

2 高维生;帕斯捷尔纳克的人与事[N];文学报;2014年

3 童道明;思想的自由表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贺紫峒;岁月的征服[N];法制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康慨;帕斯捷尔纳克传记获俄罗斯畅销书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云也退;许许多多车门撒向草原[N];经济观察报;2014年

7 凸凹;雄踞之处,未必是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本文编号:1407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407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