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达洛维夫人》的叙事艺术

发布时间:2018-01-19 00:23

  本文关键词: 《达洛维夫人》叙事艺术 叙事时间 聚焦 自由间接引语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著名作家,其中《达洛维夫人》是她的一篇经典著作,是她决心尝试新的写作技巧的成功案例。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一位议员夫人达洛维夫人一天的活动。小说以达洛维夫人的晚会为核心,伍尔夫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英国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充分欣赏她淋漓尽致的意识流描写。小说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对文中各种新的技巧和写作充满了兴趣。 本论文旨在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聚焦横纵两个维度以及话语模式来分析《达洛维夫人》的叙事艺术特征。要把这么多人物的复杂的经历和体验集中在一篇小说中,时间为一天之内,具体来说是十几个小时之内,需要有高超的叙事技巧。首先,本论文从小说纵向的时间方面来分析。时间的处理是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说中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不吻合,作者可以巧妙地倒叙和预叙很多相关信息,这样小说中人物的经历更加充实;同时,场景作为小说当中最重要的时距类型充分显示了小说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其次,论文从横向的聚焦方面来分析。与之前的常用的零聚焦叙事不同,小说主要采用了内聚焦的模式,同时在关键的转换地方辅之以零聚焦描写,这样作者和读者都能充分进入角色的内心,引起巨大的共鸣。作者通过横纵两个维度完成了小说的大体布局。当然与聚焦联系最紧密的就是作为叙事话语转换的自由间接引语。因此论文的最后部分分析了自由间接引语和小说的关系。自由间接引语能充分展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因此,尽管小说看上去结构松散,各个人物之间联系不紧密,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写作技巧方面作了大胆的革新,而且各种创新写作方法的运用也使小说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Abstract]:Virginia Woolf, a British female writer, is an indispensable famous 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among which Mrs. Dalloway is her classic work. It is a success story of her determination to try new writing techniques. The novel focuses on the day's activities of Mrs. Dalloway, a congressman's wife. The novel centers on Mrs. Dalloway's party. Woolf portrays all kinds of characters in English society. Through this novel. Readers can fully appreciate her vivid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description. The novel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literary critics since its publication, and they are full of interest in various new techniques and wri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use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narratology from the narrative time. The narrative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s and discourse patterns to analyze the narra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rs. Dalloway. The complex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of so many characters should be concentrated in a novel in one day. Specifically, within a dozen hours, you need to have superb narrative skill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ertical time of the novel. The processing of ti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ovel, because the narrative time and story time in the novel do not match. The author can skilfully recount and pre-state a lot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so that the story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s more substantial; At the same time, the scene, as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time interval in the novel, fully shows the inner world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Secondly, the thesis analyzes from the horizontal focusing aspect.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zero focus narrative, the novel mainly adopts the mode of internal focu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pplemented by zero focus description in the key conversion place. In this way, both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can fully enter the character's heart. The author completes the general layout of the novel throug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Of course,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cus is as the free indirect quotation of narrative discourse conversion. Therefore, the last part of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e indirect quotation and the novel. Thus, although the novel seems to be loosely structured and the characters are not closely connected, Virginia Woolf has made bold innovations in her writing skills. Moreover, the use of various innovative writing methods also adds infinite charm to the novel.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洪亮;英语动词时态形式在自由间接引语中的衔接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2 刘慧云;自由间接引语语篇中的照应与衔接[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王旭东;评《雨里的猫》的创作风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黄衍;关于英语引语的一点看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5 倪瑞英;法语的自由间接引语[J];现代外语;1994年03期

6 申丹;有关小说中人物话语表达形式的几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1期

7 刘利华;英语动词体形式与自由间接引语中的连贯[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俞洪亮 ,鲍健;英语动词体形式与自由间接引语中的连贯[J];外国语言文学;1995年04期

9 王阳;自由间接引语的潜在主体代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雪梅;;论自由间接引语在《红楼梦》内心独白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清;;试论红楼梦词之叙事艺术[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屈海燕;;马原与毛姆的叙事艺术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3 刘谦功;;《左传》叙事艺术新探[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王颖;;酒与《水浒传》的叙事艺术[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5 李儒大;;浅谈《水浒传》的叙事艺术[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6 刘哲;;《水浒传》“林冲上梁山”的叙事艺术[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7 刘卫英;马彦芳;;《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8 鲁德才;;《水浒传》的叙事艺术[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9 石麟;;金批《水浒传》叙事研究——《读第五才子书法》“文法”刍议[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10 吴文薇;;启蒙与催化——论新时期对西方叙事学的引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庆瑞;独特的史诗叙事艺术[N];人民日报;2001年

2 要力石;《三国演义叙事艺术》讲述“三国”的艺术特色[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宗俊伟;《黎明前的暗战》:叙事艺术的突破[N];文艺报;2011年

4 向兵;好看的故事,鲜活的人[N];人民日报;2011年

5 戴清;红色历史的呈现与创新[N];光明日报;2010年

6 张兵;文化是小说的根[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谭旭东;儿童小说创作热背后的隐忧和出路[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张建岗;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N];中华新闻报;2006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清华;《一句顶一万句》:窄门里的风景[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老村;写成《骚土》[N];中国邮政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李海英;视角与意识形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4 魏丽娟;简·奥斯丁小说中人际关系的语言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孟根娜布其;《蒙古秘史》叙事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吴庆军;《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红梅;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6年

8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9 池大红;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两副镜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学良;“世纪之交”叙事文学的“故事新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娟;《达洛维夫人》的叙事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周景菲;《劝导》中的聚焦和自由间接引语[D];浙江大学;2010年

3 朱婧;《纯真年代》的叙事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玲;解析《到十九号房》的叙事策略[D];辽宁大学;2012年

5 赵艳;解析《啊,拓荒者!》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霞;从文体学和叙述学的视点看《围城》中自由间接引语的翻译[D];苏州大学;2011年

7 盛灵;论《觉醒》的叙事艺术[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李双;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康俊莉;《虹》中揭示人物内心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丽娟;论聚焦与自由间接引语在《印度之行》中的运用[D];河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441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441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