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0 18:23

  本文关键词: 严歌苓 美国形象 文化差异 全球化视野 生成基因 出处:《温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华人移民生活是严歌苓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美国形象在这类题材中颇为引人注目,本文尝试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对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形象进行系统的分析。 本文共分为三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严歌苓的生平、创作及研究的现状。第一章主要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形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富强与自由;孤独与冷漠;种族主义依然存在。第二章论述严歌苓美国形象创作的若干特点,包括异文化中的人性关怀、文化移植中的“错位意识”及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他者”对“自我”的文化反射、文化融合的全球化视野。第三章从文本外部考察,严歌苓之所以为我们展示出来这样的一个美国形象,其生成基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双语文化对严歌苓的影响,对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使她塑造的美国形象更为鲜明生动;第二,对美国社会危机的深入思考,美国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弊端、社会的“异化”现象、种族主义依然严峻是严歌苓对美国社会反思和批判的主要目标;第三,民族命运与个人遭遇的相互诠释,严歌苓将华人移民的历史与自身遭遇联系在一起,为华人移民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鸣冤昭雪。
[Abstract]:Chinese immigrants living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her novels,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quite noticeable in this them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system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her novel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Yan Geling's life, creation and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Yan Geling's novels,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prosperity and freedom; loneliness and indifference; racism still exists some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creation of Yan Geling's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humanity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ulture, transplantation of "disloc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the other" to "self" cultural reflection,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The third chapter text from the external investigation, the reason for us to show her an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the a gene has three main points: first, influence of bilingual culture on Yan Geling's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mastery of western culture makes her creation more vivid; second, the United States Agency Think deeply about crisis, drawbacks of individualism in American society,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racism is still grim is main goal of American Society of Yan Geling's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third, mutual interpretation of destiny of the nation and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Chinese immigrants in Yan Geling history and experiences together, for the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uffered injustice righted again.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丽;;凡俗的升华——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的历史伦理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 方茜;;超越种族的可能性——从东方学角度看严歌苓的移民题材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3 段楠;;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兼容与离间——从严歌苓作品中的底层形象审视其文学创作[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刘含颖;;《红字》的宗教意识与美国新教传统[J];长城;2012年02期

5 陈硕;;中美家庭“孝”伦理的差异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6 黎醒;;论严歌苓“文革”记忆叙述的独特视角[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11期

7 韩丽;倪清泉;薛富强;;在与英美文化的较量中振兴中国传统文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于洁;张丽萍;;中美权力距离文化渊源探究[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9 宋时全;;谈美国政治生活中民主机制的形成[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杨振华;;论孝行社会化的必然性[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季金华;刘腾腾;;基督教传统与西方宪政的历史演进[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栋辉;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4 曹威;英译《论语》的哲学诠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邱慈孙;欠发达地区税费改革及理财治税策略论[D];厦门大学;2001年

7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9 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D];河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启;冰心散文创作的文化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璨;严歌苓笔下的边缘人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冉春芳;严歌苓小说女性意象群中的三角系列及其“身份书写”[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衍;论严歌苓小说的女性意识[D];南昌大学;2010年

6 余雅卿;兴化美以美会文教事业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喜泉;论冰心作品中的普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琳;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杨茜;论西方宗教信仰精神与中原汉族孝悌精神的共存及优势互补[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涂艳;新基督右翼对美国政治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9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449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3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