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家园》和《美国膝》中的身份认同主题解析

发布时间:2018-02-10 14:01

  本文关键词: 华裔 混杂理论 身份演变 文化 出处:《辽宁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跨学科,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跨学科理论思潮,其代表理论家主要有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作为一名著名教授和华裔文学的先驱,并且以他自身作为华裔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徐忠雄先后在1979出版小说《家园》和1995年出版《美国膝》。在两部小说中,经历的变化,华裔身份的演变,新时代身份的重塑都得到详细地分析。混杂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是霍米·巴巴在文学领域的两大贡献之一。二者关系紧密,对于生活在充满文化冲突的亚裔而言,第三空间理论是解决其身份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于亚裔而言,寻求一种建构他们自身特殊身份的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在第三空间理论的基础之上,亚裔选择两种文化共存并兼容,他们不仅可以保留传统的中国文化而且可以容纳并接受美国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家园》中,主人公陈雨津通过追寻华裔祖先在美国的历史祖籍,试图宣告美国为他们的故乡。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美国膝》中,徐忠雄通过描述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华裔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试图在全新的时代下重塑个人身份和文化身份。在这两部小说中,主题上存在着明显的演变。本论文试图通过运用混杂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从变化的文化情境角度比如社会条件,经济状况,来分析身份塑造以及新时代的身份重塑。在定居美国以及融入美国文化之后,当代的华裔重新揭示他们祖先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和民族文化根基,以解决围绕有关身份得失的困扰和冲突以及华裔身份定位的演变问题。在华裔原始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经过磨合之后,华裔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身份:有华裔特色的美国人。本论文旨在能够为处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华裔,为其身份追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论文由引文、主体和结论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对国内外华裔文学研究的简要总结。此外,该部分不仅有华裔作品话题或主题的详尽描述,还有对《家园》和《美国膝》的独特主题的介绍。本论文主体部分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徐忠雄作为华裔的生活经历,以及作为亚裔研究的先锋,对华裔文学的贡献。此外,还进一步介绍了他的两部作品。本章也介绍有关理论家和理论,主要是关于霍米·巴巴的混杂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基础上,霍米·巴巴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后殖民主义概念,如“混杂”和“第三空间”。它们与斯图·霍尔的文化身份一起,被应用到这篇论文中。此外,除了霍米·巴巴和他的理论,本部分还介绍了另一位著名的理论家范义农以及其有关殖民文化的心理学理论。然后,本章还包括了《家园》和《美国膝》国内外主题的相关研究。第二章主要聚焦于两部小说的身份演变。该部分先后以主人公的曾祖父,祖父为例,主要分析了陈雨津家族是如何在美国挣扎着生存下来,最后重述家族的美国历史,分析了陈雨津不同于父辈,对不断变化中的身份的态度。接着,该章节详尽分析了1990年年轻的新一代雷孟德·丁,以及其离婚后感觉无家可归的心理状态,以及他重塑个人身份和文化身份的进程。从《家园》到《美国膝》,两部小说中存在着个人到集体,物质到文化的身份演变,这些是对变化着的时代的反映。此外,尽管两部小说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它们对于当代人们而言如华裔,在解决文化身份方面有一些文化蕴涵。第三章主要从四方面分析了两部小说在身份追寻上的独特之处。两部小说的不同之处包括叙述技巧、华裔到亚裔的身份演变。在《美国膝》中,隐藏的作者讲述了雷孟德·丁的故事。而在《家园》中,陈雨津主要是家族历史的叙述者。至于身份追寻,《家园》中主要局限于华裔和个人。而《美国膝》中延伸至亚裔,集体和文化身份。相似性包括男性的回归和获取身份的方式。徐忠雄在其两部作品中推翻了以往不好的男性形象,描述了陈雨津男性父辈在美国的英雄探险事迹以及成年亚裔之间的浪漫情事。至于身份追寻的方式,两个主人公采用不同的实体作为其身份追寻的手段。在《家园》中,陈雨津给父辈去过的地方命名,作为其身份追寻的过程。而在《美国膝》中,雷孟德·丁把他的家与每个女友居住过的地方联系起来。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是对本论文重要意义的总结与概括。本论文以霍米·巴巴的混杂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两部华裔作品中身份认同主题的演变,并给出了今后华裔作品写作的一些话题。此外,也为当代华裔为解决新时代的身份问题提出了参考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芬;;An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Rhetoric in Oliver Twist[J];青春岁月;2015年17期

2 赵文静;;On Irony in Oliver Twist[J];青春岁月;2015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畅;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体育新闻翻译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2 张雪娇;《生生世世》(1-7章)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4年

3 宋欣欣;从图式理论角度看英语诗歌语篇的理解[D];辽宁大学;2014年

4 蒋丽媛;埃德加·爱伦·坡诗歌中的前景化特征分析[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00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00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