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荆棘之城》的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1 12:35

  本文关键词: 萨拉·沃特斯 《荆棘之城》 物质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萨拉·沃特斯是英国当代重要的作家,曾被评选为当代“20位当代英国最优秀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广受关注和好评。《荆棘之城》作为其维多利亚三部曲之一,讲述了苏和莫德因相互欺骗,相互纠缠于爱与欲望之间的爱情故事。 以往研究者多从女性主义,新维多利亚研究,叙事研究和空间研究的角度对《荆棘之城》进行解读。受先前研究的启发,本文从空间的角度切入,对《荆棘之城》进行研究。论文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小说中的空间以及空间所承载的意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论文从三个方面对空间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通过对该小说中的物理空间,即小说场景中兰特大街,疯人院及荆棘庄园的分析,得出不同的空间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实。其中,兰特大街是工业文明中贫民窟的缩影,疯人院成为女性的牢笼,荆棘庄园见证了传统贵族的没落。这些空间对小说人物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章分析了小说人物的精神空间,指出精神空间是与人的主观活动相关的。以小说主人公对自我的认同为切入点,分析了人物的心理发展,得出自我认同能够通过满足人生不同的阶段的心理需求和获得自我身份来实现。 第三章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关系两个方面来分析小说的社会空间。结合维多利亚时期的史实和小说文本分析了小说的社会背景。同时也阐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所处的不平等经济地位造成了女性在某些领域上或者某些地理空间里的位置缺失。 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在该小说中,小说人物会受到特定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精神空间。这三个空间共同作用,塑造了小说的角色。对《荆棘之城》中空间研究,丰富了小说的欣赏视角并激发了对空间理论的关注。
[Abstract]:Sala Water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mporary British writers, and was named one of the 20 best contemporary British novelists, and his work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and praise. "the City of thorns" is one of the Victorian trilogy. This article tells the love story of Su He Maude who is entangled in love and desire because of mutual deception. In the past, researchers interpreted the City of thor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inism, New Victorian Studies, narrative Studies and Space Studies. Inspired by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cuts into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text by using the theory of space criticism and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pace in the novel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pace.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physical space in the novel, that is, the Rand Avenue, the madhouse and the thornbush estate in the novel scene. Different spaces reflect different social realities. Among them, Rand Avenue is a microcosm of the slum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madhouse becomes a cage for women. Thorn Manor witnessed 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aristocrats. These spaces had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behavior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mental spac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points out that the spiritual space is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nd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s with the self-identity of the protagonis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is concluded that self-identity can be achieved by satisfying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 and obtaining self-identit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social space of the novel from two aspects: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Victorian period, and analyz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Victorian period and the text of the novel.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ound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unequal economic status of women results in a lack of position in certain fields or in some geographical spaces. Finall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n the novel, the characters of the novel will be influenced by specific physical space and social space, and will produce different spiritual space. The study of space in the City of thorns enriches the angle of appreciation of the novel and arouses the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of spac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本英;英吉利民族与英帝国[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3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炜;;海盗与1588年英西海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李义中;;英国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6 张日元;;论中世纪后期英国村庄自治成因及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义中;;18世纪英国的贫困问题管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海阔;罗钥\~;;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刘敬;余权;;人文上海:彭小莲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加丰;;16—18世纪间西欧的激进思潮与近代国家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代云;李健;吕娟;;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空间塑造的内在理性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陈宇光;;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价值意义[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学彬;;空间风险:社会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戴翔;梁树英;;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传统聚落的转型研究——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晶;;空间的性别 性别的空间——论《琐事》中家庭空间的政治关系[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旭阳;;盎格鲁—撒克逊土地转让制度初探[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锟;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武汉大学;2010年

7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河卫;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中国形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6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吴凝眉;危机与拯救:戴维·洛奇的小说主题[D];南昌大学;2010年

9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加河;英法两国的海上争霸(1688-181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3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03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