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市政报告》写作手法赏析
本文关键词: 《市政报告》 人物刻画 叙事手法 修辞方式 出处:《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刻画美国社会下层阶级的生活以及人性的善恶是欧·亨利小说的一大特色。欧·亨利的《市政报告》也毫不例外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市政报告》以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而深受读者的赞赏。《市政报告》中独特、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其成为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杰作。本文通过探索《市政报告》中的开篇风格、人物刻画、叙事手法以及修辞方式等写作手法,赏析该小说独特的文学魅力,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小说,从而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欧·亨利作品的精髓。
[Abstract]:By exploring the unique and varied writing techniques in the city ' s report , the author appreciates the unique and varied writing skills of the novel and helps the readers to interpret the novel deeply , so a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essence of the novel .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学庆;;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第一人称叙事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任维东;引经据典的技巧[J];中学生(作文版);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潘啸龙;朱瑛;;潘岳人品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赵春霞;;试比较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雕塑作品的存在方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7 王丽;;被诅咒的家族——论尤金·奥尼尔家族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林芳;荣吉;;论戏剧艺术中的独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李岩;;关于“经典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苗吉友;蒋雪丽;;转变我们认识文学本质的思维方式——几种文学本质观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周惠;;接受视阈中的经典建构——以现代文学史及相关研究对茅盾的接受为例[A];茅盾研究(第12辑)[C];2013年
6 慕晓东;;风景园林批评的可能性:兼论历史理论、实践与批评的关系[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庆侠;论阎连科小说的“寻找”主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钢;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语言信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杨柳;孤独的受难者——茨威格和他的小说[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玲;;福克纳的多视角写作手法与立体派[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2 肖燕;;从老舍的《猫》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J];芒种;2013年08期
3 吴克非;;试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的写作手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孟燕只;张小艳;;Going Home一文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但汉源;;英汉翻译中言事连人技法的运用[J];福建外语;1993年Z2期
6 谢四箴;虚实相生:俏皮的写作手法[J];阅读与写作;1994年08期
7 凌光艺;文字的迷宫 迭起的悬念——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写作手法解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吴齐;;分析《一小时的故事》的写作手法及其故事主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04期
9 李丹;;《第二十二条军规》讽刺写作手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2期
10 ;短讯[J];读书;198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楣;;诗性语言的历史叙事与话语的权力制约——《欧洲中心》的主题与写作手法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晓晔;新闻写作的新趋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2 记者 冯永锋;《选择你的冒险历程》让你“演故事”[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张巨睿;读自己的故事[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郝s,
本文编号:1522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2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