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与和谐-《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
本文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黑人妇女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性文学作家,其作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艾丽丝·沃克在其作品中关注的是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下的黑人女性,描写了苦难之下的黑人女性的觉醒和抗争,向黑人女性与自然这些受害者们表达了真切的关怀,成为了黑人女性的代言人。 《紫色》作为一部描写黑人女性的文学作品,给艾丽丝·沃克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画上了浓墨的一笔。在该小说中,艾丽丝·沃克笔下的黑人妇女受尽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她们在压迫之下彷徨、挣扎,自然同样遭到人类的大肆开发。黑人妇女被赋予了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姐妹间的情谊,她们逐渐自我觉醒,反抗压迫来拯救自我并最终获得人生的完整。此种完整的历程融入了互助互利、包容的爱,救赎的爱和充满希望的爱。这种对人生完整的追求既唤醒了黑人女性内心的意识,摆脱了压在黑人妇女身上的桎梏,重塑了她们对生活的信心,又改变了黑人男性,给重建父权制带来了希望,在黑人男女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平等、和谐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终极目标。艾丽丝·沃克对黑人妇女的生存完整、两性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她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紫色》进行分析,共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艾丽丝·沃克及《紫色》进行系统的概述;第二部分对本文的理论基础—生态女性主义详细分析。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价值和社会结构,坚持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揭示压迫女性和压迫自然间的相互联系,呼吁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摒弃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自然歧视,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建立平等、完整、和谐的关系。因此,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紫色》能拓宽作品的研究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第二章主要从女性与自然的完整、认同,黑人女性自我完整两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形象和她们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这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父权制社会下女性与自然的紧密纽带,彼此是完整的一体;第二部分展现出黑人妇女在追求幸福、平等、自由中表现出的完整,其中,互助互爱的姐妹情谊唤醒了黑人妇女的自我意识,帮助她们重拾了对人生的信心,并逐步实现了人生和精神的完整。 第三章分析的是作者在该小说中提出的和谐之音。黑人女性间的互助友爱、无私奉献,黑人妇女对男性的包容,男性的蜕变和对爱的救赎等方面都促成了黑人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美。 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在当今生态日益恶化的社会中,《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分析能唤起读者的生态意识,促使我们去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艾丽丝·沃克通过刻画黑人女性形象,目的还在告诫我们由二元对立带来的男女地位不平等依然存在,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去建立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
[Abstract]:Alice Walker is a famous American black female literary writer whose works cover novel , poetry , prose and so on . Alice Walker is concerned about black women under the double - discrimination of race and sex . It describes the awakening and struggle of the black women under the suffering , and expresses the sincere concern to the black women and the victims of the nature . In the novel , Alice Walker has given great honor to Alice Walker . In the novel , Alice Walker ' s black women suffer from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gender discrimination . In this paper ,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cological feminism , four parts are analyzed , including four parts . The first chapter is preface ' ,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system of Alice Walker and Purple Purple . The second part is devoted to establishing a new moral value and social structure , insis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black women and their inne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from two aspects : female and nature ' s integrity , identity and self - integrity of the black women . The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complete integration of women and nature in patriarchy society . The second part shows that black women ' s self - consciousness in pursuit of happiness , equality and freedom has awakened the self - consciousness of black women , and helps them to regain their confidence in life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integrity of life and spirit .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black woma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lack woman and the female , the male ' s disintegration and the salvation of love has contributed to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the black men and women ,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 summarizes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is paper . In the society of today ' s ecological worsening , th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feminism of Purple Mountain can arouse the reader ' 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 impel us to re -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 Alice Walker , through the portrayal of the black female image , also tells us that the unequal status of the men and women caused by the binary opposition still exists , and hopes that we will work together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a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洁诗;;生态女性主义与观世音[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颜文娥;;生态女性主义在《雨里的猫》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3 鲁晓霞;;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觉探析《德伯家的苔丝》[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吴琳;;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探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周娴娟;;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折射——浅析《雨里的猫》[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6 吴琳;;论《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范振东;;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浮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8 吴琳;;继承与超越:生态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及生态学之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陈明;肖庆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文学探究[J];文教资料;2007年05期
10 王慧娟;;寻归自然家园——《浮现》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J];文教资料;2007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词;;东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浅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3 陈伟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孙蕾;张荣华;;生态女性主义法学视野下的海南黎族女性[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5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林喜杰;;女性的自然——谈李小洛诗歌女性生态写作意识[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兵;生态与性别[N];人民日报;2010年
2 刘兵 本报书评人;从第三世界和性别视角反思全球化和发展观[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高娟;我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N];文艺报;2011年
4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王晓华;关怀女人就是关怀所有生命[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冬;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女性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飞;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郑晨;从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两个译本[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冯梦玲;生态女性主义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陈雪婧;生态女性主义早期文本中的女性和自然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笛;《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梦华;《我的安东尼亚》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韦海静;《我亲人的殿堂》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子靖;《我亲人的殿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荣荣;查尔斯·弗雷泽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在《冷山》中的体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8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3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