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利维斯与英美现代诗歌批评
本文关键词: F.R.利维斯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批评 出处:《外国语文》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F.R.利维斯是英国20世纪上半叶风格独具的批评家。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小说、诗歌、文化、大学教育等,而且在各个领域都贡献卓著。利维斯坚信阿诺德关于文学乃是"一种对生活的批评"的格言,并以此切入文学批评。他的英美现代诗歌批评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不仅在历史传统上牢固确立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地位,更为后来的批评实践提供了原则与标准。结合利维斯的文学与文化批评思想及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历史语境,试图通过对利维斯现代诗歌批评著述的梳理与辨析,阐释其英美现代诗歌批评的基本观念及方法。
[Abstract]:F. R. Reeves was a unique critic of the first half of Britain in 20th century. He studied a wide range of fields, including fiction, poetry, culture, university education, etc. And 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every field. Levi firmly believed in Arnold's maxim that literature was "a kind of criticism of life," and thus cut into literary criticism. His criticism of modern poetry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 of pioneer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t not only firmly established the status of Anglo-American modernist poetry in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but also provided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later criticism practice, combining with Levi's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thought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glo-American modernist poetr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Levi's modern poetry criticism by combing and discriminating his works.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英美现代主义诗歌批评史”(12YJ75203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莉;;剑桥批评传统的形成和衍变[J];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2 曹莉;陈越;;鲜活的源泉——再论剑桥批评传统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兰;;一位永不落剑的批评家——弗·雷·利维斯在中国[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0期
2 任虎军;;浓厚的氛围 丰硕的成果——2006年国内英语文学研究概览[J];英语研究;2007年04期
3 高策;宋艳琴;;“两种文化”论战主题的历史变迁与意义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06期
4 屈庆勇;;国内F.R.利维斯研究综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曹莉;陈越;;鲜活的源泉——再论剑桥批评传统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王桃花;;利维斯小说批评弊病刍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蒋梅玲;;文本阅读结合理论阐释——读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得到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6年S2期
9 曹莉;;文学、批评与大学——从阿诺德、瑞恰慈和利维斯谈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周铭英;;马克思“历史”观与威廉斯“传统”观之比较[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春;利维斯文学批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6 樊柯;走向文化社会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王晗;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社会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8 秦丹;燕卜荪诗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海玲;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婉秋;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宏芬;叶公超诗学思想及其渊源[D];中南大学;2008年
2 胡鑫;个性·自我·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治国;叶公超的诗歌批评[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莉;;剑桥批评传统的形成和衍变[J];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2 陆扬;利维斯主义与文化批判[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扬;利维斯主义与文化批判[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1期
2 曹莉;;重温利维斯:何为批评的当下功能?(英文)[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3 周芸芳;;试论利维斯的有机论及其在当下的意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孟祥春;;利维斯的文化理想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01期
5 何卫华;;“伟大的传统”的功用与使命——论弗·雷·利维斯的文学守望[J];外语教学;2012年02期
6 孟祥春;;西方利维斯研究的问题域与现代性转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刘雪岚;回顾“伟大的传统”——弗·雷·利维斯的启示[J];外国文学;1999年05期
8 蒋梅玲;;文本阅读结合理论阐释——读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得到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6年S2期
9 高兰;杨冬;;利维斯与文学传统的重估[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10 高兰;;激流中的守望——评弗·雷·利维斯《伟大的传统》[J];名作欣赏;2008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版翻译 塔吉 木木 陈艳;利维斯春季销售势头 持续走强[N];中国服饰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祥春;利维斯文学批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智勇;弗·雷·利维斯与传统:“利维斯批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娜娜;激流中的守望[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1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41787.html